• 17

立法怠惰的政府,教出指鹿為馬的思考。


tony333324 wrote:
我的駕照有4張一張...(恕刪)


平面道路 快速道路你不怕

高速公路你就怕

怕汽車優越感消失?

Mianhuayubaby wrote:
11,12月密集發生車友血濺馬路的事件

安全性就是最大問題)

小汽車安全性很好
到處撞死人自己都沒事
然後指著被撞的機車說:你安全性真差
這個問題還真快蓋大樓了。

簡單說,鹿就是鹿,馬就是馬,
買隻鹿,然後想說服大家說牠也有馬的特性,當大家眼睛有問題嗎?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orea2007 wrote:
小汽車安全性很好到...(恕刪)


這起碼冤有頭債有主
肇事者活著....至少有訴訟會纏繞他好幾年

不要變反過來, 我非肇事者, 我是被害者, 但是也有訴訟要纏繞我好幾年!!!!!
何其無辜!
tony333324 wrote:
1. 道路設計 2. 結構設計 3. 法令設計
你別把這3個東西混在一起
先講汽車, 為了安全需要很多阿里阿雜的東西
像是堅硬的A柱, 氣囊, 氣簾, 軌跡防滑, 三點式安全帶, 然後要調整避震器的軟硬程度, 轉彎才不會側傾過大

用這個標準來看.............
YARIS,VIOS,ALTIS大概都不能上路。
上次開YARIS在高速公路速度110,變換車道晃的亂七八糟。

tony333324 wrote:
在講機車
上面這些東西, 對機車來說.....他X的都沒有用, 而且機車轉彎就是要側傾, 不給側傾沒法速度轉彎
這是結構設計的不同.

從你這段話來看,你對機車一點都不瞭解。可能根本沒有騎過真正穩定的機車。
機車是靠改變重心來轉彎。懸吊的Q度對過彎穩定性影響也是很大。
並不會因為機車要側傾懸吊設計就不重要。

tony333324 wrote:
道路設計部分
想當然, 機車需要的道路小, 汽車相對要大, 卡車要更大, 尤其是轉彎的路口設計
這個部份我沒辦法用文字解釋, 我在新加坡住3年, 在澳洲住2年, 到美國去租車累積開車時間大概1個月, 大致上可以感覺得出來, 這道路是為了甚麼車種設計的, 台灣的城市道路, 原則上來說, 是設計給機車用的, 其實汽車開起來壓力很大, 美國的道路原始設計就是給汽車用的, 澳洲的道路是給卡車用的, 路不是大條就好, 像是給卡車專用的路, 你機車來使用, 當然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是如果在晚上無路燈路段, 機車最好小心點, 卡車一個不注意, 你就跟袋鼠一樣....碰!!!!!...(恕刪)

請問你從哪裡看出來道路是給什麼車用的.....
而且更難理解的是.......台灣的道路是設計給機車用,結果機車的路權卻是最小的.....?
應該反過來吧,台灣在設計道路動線時都是以小汽車為主要考量。剩下如果還有空間才給機車。
看看雙北間的橋樑,看看新北大橋........實在看不出"台灣的道路是給機車用的"
orea2007 wrote:
請問你從哪裡看出來道路是給什麼車用的.....
而且更難理解的是.......台灣的道路是設計給機車用,結果機車的路權卻是最小的.....?
應該反過來吧,台灣在設計道路動線時都是以小汽車為主要考量。剩下如果還有空間才給機車。
看看雙北間的橋樑,看看新北大橋........實在看不出"台灣的道路是給機車用的"
(恕刪)

這的確很難理解, 我簡單提一下好了
我在美國開車, 基本上超不超速, 其實不太影響我的抵達時間, GPS輸入地址後, 一開始的預計到達時間, 通常是準的
我在台灣開車, GPS做一樣的事, 那個預計到達時間, 基本上參考用! 在台灣從來沒準過!
但是如果是短程僅在市區行駛, 30分鐘~1小時的車程.
你用GPS騎機車.........在不超速違規的狀況下, 竟然是準的!!!!!


這是一種感覺......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

tony333324 wrote:
你錯誤!我沒有爭取...(恕刪)


特權?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後續討論已有點火藥味且回文對立,站方需針對本討論串違規回報進行匯整記錄,故本文唯讀,請見諒。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