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看看影片吧!這是同款掛春風在懇丁拍的廣告...http://youtu.be/Vj4JM-Yl2Ts650這些騎乘小細節影片http://youtu.be/289Cbs8uZqA再來一段650的特技http://youtu.be/TPcNDS6LfP4也不知到還會推出其他款色沒!?甚至是仿賽車風的...http://www.moto7.net/2013/01/650tt.html
大運將 wrote:28萬太貴了.+上零件品管太差.故障高又沒有擋車的暴發力.我放棄 請問你試騎過了嗎?沒有的話請到youtube 打"春風650"看完 再下你的結論"零件品管太差.故障高又沒有擋車的暴發力"說不一定 你想改妳的結論
車測中心可以說是依"法規"檢驗,但這個"法規"怎麼定出來的呢?這不是法律案,不送立法院三讀的,主管機關說了算。主管機關要參考誰的"專業意見"?會不會又是車測中心?另外我以為車輛特殊標準的訂定,多是一些市場大國,除了檯面上的理由以外,說穿了其實都是貿易障礙的一部份。早期大量廉價日本車進入美國市場,美國人就弄了個安全標準,或者是高級車標準。針對歐洲車相較美國車的優勢,歐盟就立了個環保標準。而台灣特殊標準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為了向義大利貿易報復而針對超跑設置市場障礙?還是針對本國產業的弱點,抓住痛處往死裡打?我明瞭我上面的發言流於偏頗,但主管機關的施政,應該是輔助與管理並重。汽車工業想要以出口導向,政策的制定,尤其是要作為統一適用的標準,不能只是閉門造車的單行法規。法規要能"興利",措施要能"防弊",這才是主管機關更重要的思考的方向。
先說法規:我們那幾手車輛技術,幾條小小的第五,六期排污限制和能源油耗規定就能卡死八大車廠?甚至是富可敵國的各大汽車廠?大家也太瞧不起歐美日各汽車廠的技術了!難是難在:人家不願在本地投入資源;設立代理商,負起商品的後續責任!任由水貨恣意橫行!先弄清楚自家的車輛新上市登錄制度吧!你是今天第一天進入機車市場的嗎?還是你只甘於台灣市場?
邪惡小多 wrote:車測中心可以說是依"...(恕刪) 長篇大論......但談法規你真的有去確切了解法規還是跟著別人一起空談?單指車燈法規何不把臺灣的法規翻出來去比對一下國外的法規你可能會收回不少前話"專業意見"? 有啊國內有相關的研究單位如中研院......等,相關研究類型財法當然,ARTC也是 (全名是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燈這問題,老實說台灣稍有規模的燈具廠自己就都有配光室了會送到第三方驗證單位前老早已經為法規調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