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關於AK550賣38.6萬的一些不同想法

       消費者想要買到便宜的東西,透過殺價、砍價想以更便宜的價錢買到物超所值的產品,壓縮的是公司的利潤,而公司的利潤一旦被壓縮,當然就會找更便宜的原料,但這省下來的利潤空間,當然就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想要便宜當然就給你比較差的產品,不信的話你走一趟超商,選一個果汁風味飲料(不含果汁但喝起來有果汁的味道),然後看看裡面的添加物你認出哪幾個?<o:p></o:p>
       比較有良心的公司,不想要給你差的產品就壓低利潤,但壓低利潤就代表公司獲利可能有限,因為他得賣出一定的數量才有進帳,如果沒有到達一定的數量就是賠錢。這樣無法穩定獲利,當然能夠給員工加薪的幅度有限,所以也在低薪當中打轉。台灣正處於這樣的負向循環之中,追求更便宜但是間接付出更高代價的迴圈當中。

其實台灣廠商一直在被要求低價中生存,我們喊打不願意消費的人很像電影「悲慘世界」主角一樣只能一直在同溫層盤旋,但車子降價的機率很低,他們主力還是在外銷,趕快努力存錢買更好的,才是正軌。
單純看酸文久了有感,我想看賞車文…。


https://jasonpsychologist.blogspot.tw/2016/10/value-price.html

kaishan99 wrote:
台灣正處於這樣的負向循環之中,追求更便宜但是間接付出更高代價的迴圈當中。...(恕刪)


台灣車價有便宜過嗎?哪來的負向循環?不一直都是車價高高,然後消費者拼命賺錢,最終買到自己喜歡的車種嗎?

價格不等同價值,而價值的認定是車商?還是消費者?「專業、速度、價格您只能三選二」?真的是這樣嗎?嗯!在缺乏競爭的台灣車市確實如此!能三選一就偷笑了!不知道國外市場如何?

xboy200 wrote:
台灣車價有便宜過嗎...(恕刪)


負向循環我大概知道...
不過台灣不缺負向思考的人

一台機車要是大家平均都騎十年以上才有考慮換車的話,那我要怎麼訂定售價?

你要是生意人你又怎麼去定這價錢,你有員工跟家庭要照顧,現實問題你根本不可能便宜賣

全台大家的加薪有限,還有台灣人的習性,你要便宜賣就是很大的挑戰

研發~銷售~稅制~就不是那麼簡單的

若要是長期陷入負向思考,也許你當老闆的人會想說,看!!我關門收起來不幹了

Peniz Chang wrote:
一台機車要是大家平均都騎十年以上才有考慮換車的話,那我要怎麼訂定售價?...(恕刪)


那是你車商的事吧!難道還要消費者來教你怎麼做生意嗎?
消費者跟車商的立場原本就是對作的!這很正常!你要說這種「不體恤」車商的消費者是「負向思考」也行!畢竟台灣原本就不乏一堆虛無漂緲的形容詞~

廢掉ARTC還有50%稅金後的車商再來質疑消費者的「負向思考」或許還比較有說服力一點兒~
酸的是光陽定價比國外貴,不是酸AK550這台車,

從小到大支持光陽,光陽也不負眾望推出了一台不錯的雙缸大羊,

有史以來第一次國外媒體會把台灣大羊跟T-MAX,X-ADV來做比較,

代表光陽真的做對了,

只可惜光陽把AK550在台灣的定價弄的太難看了,

回饋一下國人,有什麼不好呢?
Peniz Chang wrote:
負向循環我大概知道...
不過台灣不缺負向思考的人
一台機車要是大家平均都騎十年以上才有考慮換車的話,那我要怎麼訂定售價?
你要是生意人你又怎麼去定這價錢,你有員工跟家庭要照顧,現實問題你根本不可能便宜賣
全台大家的加薪有限,還有台灣人的習性,你要便宜賣就是很大的挑戰
研發~銷售~稅制~就不是那麼簡單的
若要是長期陷入負向思考,也許你當老闆的人會想說,看!!我關門收起來不幹了



中油: 嗯~ 你的觀念很正確 , 為了公司成長與讓員工加薪水 , 所以明天起汽油每公升漲80元
台塑: 嗯~ 你的觀念不正確 , 工廠與消費者應該是互助的 , 合理利潤才能經營長久 , 所以明天不漲價

請問你會加哪邊汽油啊 ??
要說實話喔~

bronson0325 wrote:
酸的是光陽定價比國...(恕刪)


其實一開始光陽如果把AK550定價為32.6萬
就不會引發車友們拒買事件了~
且現在訂單絕對是2000台以上
甚至也不用花錢買電視廣告了~(個人是覺得浪費錢啦!)
雖然光陽每台少賺6萬,但可以創造更多訂單!
放棄義大利羊皇,轉戰VESPA
再加一點點錢甚至不用加錢就能買NC750系列甚至X-ADV了,
你真的要買這台?有這麼愛光陽?
litlin wrote:
再加一點點錢甚至不用...(恕刪)

傷腦筋,都喜歡怎麼辦?

Peniz Chang wrote:



負向循環我大概...(恕刪)



雖然我同意你的理念,
台灣人就是太注重CP值,
所以才讓很多產業售價凍漲、薪資凍漲。


但今天我們談的是機車,
你要訂一個世界級的價格,
要不要墊墊斤兩造車有沒有世界級?


台灣機車產業起步與日本大致同年代,
但在三十年前日本早已超英趕美橫掃歐洲賽事,
如今台灣車廠卻還是保護傘下的產業,
但售價很敢跟世界大廠並駕齊驅,
當然這只有在台灣特殊封閉市場上才有人買單。


日本騎機車人口比台灣少,
一樣可以造出行銷全球的機車,
而且一樣讓日本國內售價便宜賣,
台灣機車人口多,卻只能賣騙國人的車,
拿到世界能跟一流大廠,
論技術、性能、品質是哪個能比?
如果一樣用台灣的售價賣外國人買單?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