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kecolatw wrote:
假設國產與日本的造車工藝在每個零件上輸1%就好
一台摩托車不下300個零件,整體品質就輸300%去了
adad1980 wrote:kken19 wrote:市場調查?自從T3上市以後,T2賣的好嗎?2013年,三陽250cc檔車銷售量為451輛,2014年為425輛,2015年到10月為止226輛...
不曉得跟T3和大野狼上市有沒有關係?
最近哈特佛223cc賣8萬有找,,,
會不會讓白牌檔車市場變動更大?
cokecolatw wrote:
假設國產與日本的造車...(恕刪)
雖然在01認真你就輸了,可是這個討論串,我倒是認真的看完,
您的回應應該是最接近中間值的,也是最貼近小弟我的想法與感受,
台灣人要騎好一點的機車,基本上都要多花一點錢,而這些比原產國,甚至是銷其他國都要多貴一些的錢,
到底養到誰,爽到誰,我已經沒興趣知道了,
台灣人對摩托車的觀念與世界先進國家脫軌到了很嚴重的一種程度,真的才是重點與問題的所在,
探討原因,政府長久已來對其產業的保護(說好聽一點是保護,但真正的原因⋯⋯他們懂的....$$$$)
我實在很懶的打字說其原由,我只是想說,台灣政府這四十年來玩這種真正鎖國的摩托車政策,才是你買車比別個國家貴,騎上國道好像超爭議等等這些問題的總源頭!
老了,討戰文不回了!
我記得開放之初有考照跟購車的一大批人
很多都是無牌黑車騎很多年的車友
你要叫他們回去騎公升以下的也很難
造成一開始反而600cc以下車型少又推不出量
學生年輕族群長期被塑膠車綁架
什麼競技版 特仕板根本是塑膠射出面板跟車燈變個樣子而已
台灣人你真的懂得欣賞一部好摩托車嗎?
很多連追風王牌誰是誰都分不清楚
其間有傳狼 KTR 酷龍等為檔車死守四行倉庫
但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125到550這中間不該是這麼冷清的阿?
我還記得二十幾年前念書時跟同學翻著日本摩托車雜誌
盯著ZXR400R CBR400RR VFR400R 流口水
這些250~400cc的車才是市場主力
600以上歐美規格還須逆輸入進口數量相對少
重機人口金字塔是這樣層層堆疊基礎紮實...
我現在看到新款的忍者300 R3等車外型炫目很對年輕人味口
不免也對台灣二輪生態燃起希望
有美好的事物值得當成奮鬥目標是件好事
而非在很醜跟比較沒那麼醜的車之中勉強自己做選擇!!
現在黃紅牌區區六萬多掛牌數走到哪講話都大聲不起來!
以這種百家爭鳴的盛況來看
消費者力量最後一定能讓車廠頑石點頭
沒有一定品質甚至設計感的外型終被淘汰!
領牌送鮮奶加布丁加沙拉油也沒用!!
給我良心好車 其餘免談!!!
adad1980 wrote:
超敢的YMT,每次...(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