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測量項目的費用是給他們做參考的!因為他們出口零組件需要AMECA,合不合理應該問問他們!要抗議的話,實在應該邀請他們一起去,費用可以更省...why not?他們要錢有錢,要人有人;有幾家也在彰濱設廠,連借廁所都很方便!拜託,如果連這些上市公司在生產什麼產品都不知道的,您就別歪樓添亂了!噢!還有,狐狸尾巴是這樣露的!
tsuru wrote:看了這麼多回應,到底...(恕刪) ARTC的問與答寫的:"個人舊車檢測除了車輛中心,還有那些單位可以檢測?1.車輛測試中心為法規代執行單位,只要是通過國家認可之實驗室單位(車輛中心、工研院機械所、冠羿、春元、凱鉅、茂元)、裕隆等,都可代為檢驗車輛,產出法規報告。2.工研院機械所承辦人 : 盧美娟小姐;電話: 03-5916615;e-mail: meigenlu@itri.org.tw3.冠羿承辦人 : 陳詩韻小姐;電話: 047-810606EXT:101;e-mail: yun@kvic.com.tw4.春元、 凱鉅、茂元承辦人 : 吳家茹 小姐;電話: 03-4116364;e-mail:hp27439428@eugene.com.tw5.裕隆承辦人 : 吳金田先生;電話: 037-871801EXT2530;e-mail:325022@yulon-motor.com.tw""在檢測項目上除了由ARTC親自執行外,也可委請政府認可的機構代為檢測(如工研院、裕隆汽車、歐怡科技),以縮短冗長的檢測流程。"我想其他還有,但他也沒特別寫驗不驗重車。覺得會比較便宜的自個打聽一下吧
cowmilkedcowboy wrote:ARTC其實只是諸多檢驗單位中的一家...其檢驗結果受到官方承認,...(恕刪) 目前國內有代理商的進口車,其實就表示這些車已經通國內相關法令的檢驗。印象中,代理商好像也不是每台車都要送驗,驗幾台樣本而已~如果官方真的承認該檢驗結果,國人如果在這之後自行引進相同的車款,邏輯上應該是不必再驗了吧!畢竟代理商這「樣本」已經驗過了呀!相關的規格數據,驗車單位也都建檔了吧~其實驗了這麼多年,國內對進口車車體、科技的資訊應該也有很豐富的收集了!希望這些資訊有助於國產車造車工藝的精進~
xboy200 wrote:目前國內有代理商的進...(恕刪) "ARTC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車輛審驗項目?""由於進口中古車來源普遍不穩定,所以在審核上比總代理的新車(如汎德、DCT)更加嚴格...(略)。但貿易商若有加入工會,在安全審驗部分可用申請「合格證」的方式,讓同型車款免除單項測試....(略)。如一般人想要使用合格證免測,可能要向車輛貿易商借用合格證,其中當然包括商業收費行為,端視每家車商開出之價格沒有一定標準,但是使用合格證的費用絕對會比親自送檢的費用高出許多...(略)"消費者再怎麼"聰明",通常還是比不過商人啦...
Turritella wrote:消費者再怎麼"聰明",通常還是比不過商人啦......(恕刪) 前人驗過了,後人不必再驗!這麼「聰明」的想法,其實很多人早就想到了!只是想突顯本國驗車的正當性有多麼的薄弱、不合邏輯與缺乏效率罷了~您提到的「合格証」的部份,其實應該有好多好多的替代方案才對~例如能提出向國外購買的種種流程,跟哪些國家買?通路?雖然本國不一定非得認可國外所有通路商所開出的証明!但若是透過與本國代理商相同的通路引進,那就沒有不認可的理由了吧~我的意思是,那些送驗所需的「紙本證明文件」,也是代理商提供的啊~如果代理商送去的文件不會有「進口來源不明」的疑慮,那個人進口應比照相同的原則吧~事實上代理商也不是每台車都要送驗!「來源不明」這問題,應該更容易發生在「大量」進口的代理商才對!因為只要心存惡念,我只要「樣本車」是來源明確即可!只要取得何格証,我後面進什麼樣的車?天曉得!反正車子是要賣給消費者的!有問題你還可以送回我這修啊!(大樂!)但個人引進通常是自己要騎的!這台車安不安全?可不可靠?自己就是第一線的把關者!其實就算已驗過的車型,後人再度引進還是要送驗,但應該可以「大大」的降低檢驗項目或時程吧!以tmax530為例,如果我自己引進的結果是「驗不過」或是付出的代價比直接向本國代理商購買還高?我只能說「見鬼了」!這台車明明就已經滿街跑的說!所以我國真的需要「驗車單位」嗎?他們的存在,到底是為了守護國人行車的安全?還是守護國產車商的商業利益?愈來愈懷疑了…
在英國自行進口車輛或車庫裡打造出來的手工車只要通過IVA驗車就可合法領牌上路DISCOVERY節目"翻新中古車"中有一集介紹艾德翻新一輛手工車"眼鏡蛇跑車"後,送驗一樣是要驗車燈,安全,煞車,排廢棄等..總費用只需要450英鎊,折合台幣約2萬元而已.且重點是車主可以自行去檢驗,大約只花一天的時間就可完成了
他的所謂"來源不穩定",指的是車況可能有所出入,倒不是來源不明這種問題而且裡面有寫到(請參考原文)代理商只在大量進口而且車子同型同年分,或是新車的狀況才可以只驗樣品。否則也是需要一台一台驗的。再繼續討論之前,這邊有幾個很重要的觀念必須先釐清1.前面車商檢驗過的報告,是屬於車商的,他不願出借或是收費很貴,合情合理。2.如果要檢驗機構讓個人沿用之前的標準,變成檢驗機構必須"認定你的車子跟他的車況相當"(即使是新車,也會有配備不同的狀況),如果檢驗機構不先驗一次,怎麼會知道這件事?基於這兩點,所以答案變得很簡單,因為直接承認並沿用前一批車的檢驗結果是不可行的(如上述),所以問題可以簡化為:台灣要不要直接承認外國的車檢?我們要以哪一國的車檢做為標準?該國標準跟我國法令不合的地方要怎麼處理?答案見仁見智。照你的意思,似乎認為對個人應該有較為寬鬆的標準,但怎麼防止單幫客形式,零星引進的車商?(以前驗車寬鬆的時候,這種單幫客可多了...)個人只會去進安全的車因為是自己要騎,但車商/水貨商會去進哪種車?再者就算是美國可以合法上路的車子,以國內眼光完全無法接受的例子可是一堆。我個人對這種做法是沒意見,但過的了大眾(立委)那一關嗎?而且直接沿用國外標準衍生的問題還很多,例如台灣怎麼不乾脆直接沿用JIS或是美國工業標準?這個一時也很難解釋清楚,有興趣自個研究吧。總之最後大多都是$$$的問題,看起來覺得省的,最後不一定便宜。頂多是成本轉嫁到別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