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蘇花改首例!不甩封鎖線騎士成功硬闖

蘇花改不是高速公路,沒有重機爭路權的問題,

蘇花改是省道,所有車輛(含機車)原本就有路權,
是被賀陳旦部長粗魯且無理地剝奪了。
所以嚴謹來說,應該稱「捍衛」路權才是。
(再次強調,原本就有路權,是被粗魯且無理地剝奪了)

賀陳旦部長用沒有科學根據的理由,剝奪了人民安全來往花蓮的權利,
這位部長上任以來,
建設性的政策沒有,
擾民的政策不少。
為了硬闖而硬闖而已

安全是屁話
真要安全
又冷又下雨又地震,你會騎機車?我連出門都不想
車又不是人,限制交通工具又不是限制人,你不會選擇適合的交通工具?

北宜平常吵死人的重機/機車,這兩三天冷死所以沒見到幾台。難道是硬闖雪隧去了?
可見不是不能選。只是故意鬧

國道上打滾,待轉大富翁。什麼怪招儘出,越多無俚頭的抗爭,
只會突顯出,更該好好的限制一下機車的路權。



民進黨素來就是以「衝撞方式」來論政,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太陽花學運」,
給我們的很大的啟示:
自己的權利,要自己去衝撞,才會擁有。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65011
蘇花改蘇澳到東澳段確定下週一(2/5)通車,不過,此路段因禁行機車,引發大型重機團體不滿,交通部公路總局今天以新聞稿說明,基於隧道行車安全理由,才不開放機車行駛。
蘇花改蘇澳到東澳段確定5日通車,但由於禁行機車,也引發重機族不滿,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表示,省道不能禁行機車,蘇花改是省道,且公共財不能有排他性,預計5日當天發起「參加通車典禮、一起通車」活動,騎重機上蘇花改。
對此,公路總局說,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工程總長度38.8公里,共有8座隧道,長度24.5公里,占全路段63%,其中觀音、谷風隧道相連,長達12.6公里,長隧道的行車安全是蘇花改營運的主要課題。
公路總局表示,蘇花改禁行機車原因,包括長隧道空氣品質、噪音、溫度對暴露於外的機車用路人具身心理負面影響,評估長隧道機慢車用路者有其不確定性的行車安全顧慮及管理風險。
另外,蘇花改並非以大量通行為目的,因此,規劃雙向各1車道通行;而為改善原蘇花公路的行車安全,大貨車將開放行駛蘇花改而禁行原蘇花公路,因大貨車的車流相當高,在超過3公里的隧道,僅1車道且大型車行駛的條件下,機車混流行駛其危險性偏高,故不建議機車行駛。
公路總局強調,未來既有蘇花公路(台9丁線)定位以觀光休閒機能為主,提供慢車、機車、小汽車、大客車等行駛,公路總局除持續加強蘇花公路的行車安全,也將導入科技與風險管理辦理邊坡安全維護,再提升蘇花公路的安全行車環境,更將其活化成為最美的景觀公路,作為慢活的運輸路線。(編輯:梁君棣)
---------------------------------------------------------------------------------------
整個邏輯怪,為了安全,應該是大車走蘇花公路,機慢車走蘇花改,結果反過來,
叫機慢車去觀光看落石?
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你們看台灣哪個官員騎機車,台灣官員不只開車,開進口車的80%以上,除非花蓮出個愛騎重機的市長或行政院長
asdf3164 wrote:
新聞連結今天下午4時...(恕刪)


原來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是四輪的專利

省道耶....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就算了

花納稅人的錢蓋的

原來只有四輪是人

其它沒資格安全回家

果然是鬼島

政府所有官員改騎車上班

也許才會苦民所苦





P.S:
歷經5年多的工程,蘇花改「蘇澳-東澳」終於在昨(5)日下午4時通車,卻引來重機騎士不滿,認為政府強逼機車族走舊蘇花太危險,齊聚抗議爭路權。對此,公路總局就表示,若未來遇上台九丁線坍方(舊蘇花)阻斷4小時以上,將會開放蘇花改作為替代道路,但相關措施仍須調整。

原來路斷了
機車才能走
真是好棒棒
機車族的命果然粉賤

f9w726 wrote:
反正見怪不怪了,台灣...(恕刪)


你是說那些有錢買車沒錢繳停車費中華民國的四輪族對吧


天天在路上停紅線黃線路口的 。

觀感真好

陽光Sunny wrote:
蘇花公路的落石很嚴重嗎?
一條安全的路跟一條危險的路?
反而是安全的要限定四輪?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
但對方跟我說「因為機車看到落石比較會閃」
超無言的
路跑都能辦得 有甚麼車不能通行??
路跑的人就不會窒息嗎? 騎車的會窒息

哈哈 傳到國際上是給人看笑話的


我有一個同事説,

「下雨天前後、颱風天過後一星期、地震後一星期內,怕落石就不要騎車去花蓮啊,幹嘛沒事找事做,自己要去面對危險,然後在那邊靠杯蘇花公路落石危險,路況不好就不要去啊,不然就開車、坐火車、坐飛機去,然後花蓮租車就好,為什麼偏偏要騎車去,然後要求開放蘇花改,你們這些騎車的是頭腦有病還是專找麻煩」

「蘇花改就是要疏解蘇花公路的塞車及危險,開放機車,不又是大家擠成一團,造成大家的危險與困擾,萬一在隧道裡跟機車擦撞,受傷搶救不易,不就失去了原本蘇花改為安全設計的美意。」

最後一句最機掰

為什麼你們這些騎機車的,不能將心比心,替其他人用路人著想呢?

礙於板規,無法在此表達我現場對他言語的反擊。

不過,明天開始,只要他把車暫停紅線,上樓來趕打卡、開電腦,我會下樓拍照送他紅單。

因為。。。。是你説的「將心比心」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