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大型重機上國道首季報告 換算違規率高於小型車


genweilin wrote:
這是人工觀察喔......(恕刪)



你講得太直白了,等下會不會被消音?
朋友?有危難時會出手相助的才是朋友。
完整的統計及報告在交通部網站有
http://www.freeway.gov.tw/Upload/Html/2017824171/page02.htm
其中還有觀察記錄,裡面有每個時段觀察到的違規行為截圖
還有影片也陸陸續續放上,應該可以拿來驗證觀察有沒有人為偏袒

簡報檔有各項違規的詳細數量
一般讓人詬病的鑽車縫在這次的統計中只有國道3號觀察到1次,打臉了一些喜歡嘴重機愛鑽車的人
同車道併行則是國道3和台64各觀察到3次,但此項目是僅針對大重觀察
有人說的逼車可能是歸類在未保持安全車距變換車道(我猜的)
觀察到的違規行為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未保持安全車距,這項在汽車及大重都是最多的項目


但由於大重的樣本數偏少,加上有部分項目是僅針對大重特性觀察
所以可能導致各項違規比例都被放大
還有其他網友所提的,平日假日的差異可能也影響觀察母數的參考性
這樣的數據到底有沒有參考性實在還有待商榷
還在拿睪丸平均跟肇事率類比, 證明這些人有多理盲
沒錯啦都是0.9顆睪丸的障眼法而已
結論是很安全


我是說貨車上的貨物看起來蠻安全的
貓丸 wrote:
交通部的數據在這
http://www.freeway.gov.tw/Upload/Html/2017824171/page02.htm
以個人邏輯理解的統計來看
因為這次的觀測都是在同樣的路段
那個百萬延車公里可以當作是總車流輛數的參考
算出來的數值白話一點是每百萬公里的違規件數
依照這個觀察結果
如果重機和汽車一樣多的時候,那實際的違規情況重機會比汽車多很多
但實際的情況是現在重機&汽車數量懸殊,違規件數也很懸殊
到底哪方對道路安全的危害比較多可能還是得好好討論了
個人是希望可以從理性解讀的角度來支持/反駁這數據的參考性
別再用台灣平均每人0.9顆睪丸這種開玩笑的心態來討論


用數據騙人的盲點就是在這裡
用延車公里算出來聽起來很合理
但母體數字變大 違規的邊際成長會趨緩
也就是說延車公里數增加的速度會比違規數量快 分母變多但分子不會同比例的增加
數據的變動不會是線性的 沒辦法用現在的數據乘上比例之後拿來跟小型車的數據比
拿這兩者的數據來比較也沒有太大意義 因為比較的母體差異很大
一般人會落入這種線性思考 難道這些所謂的"學者"會不知道嗎?
但學者就會告訴你 重機違規是小型車的好幾倍喔
這一切都是政策操控

要不要來算一下超跑違規數量 大貨車違規數量 警車違規數量 BMW違規數量 都用沿車公里來算
搞不好這些車可以禁止上國道


如果某些人的邏輯成立的話

政府應該廢除騎車要戴安全帽的規定,
因為戴安全騎車的違規件數、受傷人數跟死亡人數遠高於未戴安全帽騎車

開車也不可以要求繫安全帶,
因為繫安全帶違規件數比沒繫安全帶違規件數還多

抓酒駕就更不合理了,
106年1-8月交通違規784萬件,酒駕違規才70860件,移送法辦才41369件
違規率連1%都不到

這年頭喔,考試考不好都怪題目出太難了

統神 wrote:
這就好像以前打壓原住...(恕刪)


本日最中肯~~~~
朋友?有危難時會出手相助的才是朋友。
好啊,不上不上,那我們來談談降稅金如何

隨便交通部算吧,愛怎麼算就怎麼算。

如果算四輪以上車輛呢? 是不是四輪以上都別走??
從台北港南下台61線,看看有多少台是沒超速的各種車後再來說吧~~~~

只是要用平均法則嗎?同樣的速度,兩輪、四輪、四輪以上,剎車距離都一樣的計算方式嗎?唉~~可悲~
我怎麼覺得每個重機族回文都說自己沒有違規
然後在道路上看到違規的大重又高於比例
是有人說謊還是??
拜託守法的大重可以去規勸這鍋老鼠屎
不要讓一鍋粥裡都是老鼠屎

話說重機稅率調降也好
不然台灣怎麼任何車價都比國外高
也是莫名其妙說~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