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重機價錢,在台灣市場,是賣方決定,政策制度,沒太大關係

jsmz wrote:
重車50萬元

一般機車6萬元

貴了8、9倍
這樣才能比

貴8、9倍是不是合理的?
可以討論,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目前的情形是
市場小
代理商、小進口商就是要把重車訂在高價位

消費者
願意要買單

就是目前重機市場現狀
.(恕刪)



麻煩你討論前先思考一下有沒有文不對題好嗎?
所以市場上只有50萬的重車而已? 沒有15萬多的重車?

拿重車跟普通的5.6萬的白牌來說什麼售價合不合理真的很奇怪,首先光是路權就比較高了。
比白牌高的路權能行駛高架橋跟快速道路、合法的壓禁行機車就是能比白牌縮短到達時間!
不要裝沒看到這點。
再來造車工藝、性能配備也不是同等級的,可以說是傳統手機跟智慧型手機的差別那麼大,了解嗎?
實際上就是有更多路權=有市場,我不知道你一直在迴避路權這一點不講有什麼意義?
還有你的標題:
重機價錢,在台灣市場,是賣方決定,政策制度,沒太大關係

根本就是錯的,你還要討論什麼? 實際上就是跟政府、政策關係最大好嗎!
解禁大排氣量機車也是跟政府2002年加入WTO有關,知道嗎!
50萬元的重車
比6萬元的機車,貴8、9倍

市場上本來就有15萬元的重車
比6萬元的普通機車只貴了2、3倍

重機
比普通機車
貴2、3倍,你可以接受,就買
貴8、9倍,你可以接受,就買
討論價錢是否合理,不行?

重機跟汽車比?
不同屬性的產品,要比,你可以比,可以說說道理

重機+路權
也無法取代替換『汽車』這種交通方式

如果你認為可以,尊重你

有哪些地方非用重機不可?

有哪些人非用重機不可?
答案:有,極少。

有哪些人非用300萬元的手錶不能看時間?
答案:有,極少。

有人不認為重機是奢侈品

尊重你





jsmz wrote:
50萬元的重車
比6萬元的機車,貴8、9倍

市場上本來就有15萬元的重車
比6萬元的普通機車只貴了2、3倍

重機
比普通機車
貴2、3倍,你可以接受,就買
貴8、9倍,你可以接受,就買
討論價錢是否合理,不行?

重機跟汽車比?
不同屬性的產品,要比,你可以比,可以說說道理

重機+路權
也無法取代替換『汽車』這種交通方式
如果你認為可以,尊重你

有哪些地方非用重機不可?

有哪些人非用重機不可?
答案:有,極少。

有哪些人非用300萬元的手錶不能看時間?
答案:有,極少。

有人不認為重機是奢侈品

尊重你
..(恕刪)




價錢是否合理本來就是看個人,但實際上本來就是跟政府政策、制度完全有關。
不是像你講的沒太大關係,了解?
50萬的重機性能、造車工藝跟5.6萬的白牌本來就不是一個檔次。
任何交通工具的功能都一樣,就是從甲地>乙地,但是各種特性不同。
用路人依照需求還有交通工具特性來決定用哪一種,請問有什麼問題?
為啥一定要說什麼取代有的沒的? 懂得變通來挑選交通工具有這麼難?

今天你需求是常開車載家人小孩出門遊玩,你買汽車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但前提是你要依排氣量負擔較高額稅金,或是額外付租車位費用等等,你負擔的起就買。
如果沒有載多人載貨需求,但又想要有比白牌更多路權,選擇重機又有什麼問題?
大多數重機在稅金、保養、油耗甚至停車位費用等等都還是較汽車便宜。

不要只是講那少數較昂貴的重機(雖然說昂貴也還是比進口高級轎車便宜)
而忽略了數量多的國產黃牌跟入門進口紅牌,沒必要說什麼奢侈品,因為重機也是有實際作用的。
講一些奢侈品有的沒的根本就是在諷刺,而不是讓人覺得你是來討論的,理解了嗎?



orea2007 wrote:
大家不爽的問題在於,
標準過於嚴苛,民眾自辦進口比登天還難,只能給車商剝削。
,...(恕刪)


其實若以我國驗車的「目的」來看,標準不超級嚴格還不行咧!這樣才能有效防堵國人尋找更經濟的管道自行引進嘛~

我國針對進口車,若是在操駕安全性、車體鋼性方面作審驗,那還有點道理可言。其他什麼光型、燈罩、噪音、排污…根本假議題啊。但對車體機械結構不瞭解的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自行調整,自行引進的代價…

不過隨著自行引進的人愈來愈多,勢必產生許多的衝撞,甚至是行政訴訟,現制總有破敗的一刻,這點我倒是樂觀的~


在某些人的眼裡,針對進口車驗光型、燈罩、噪音、排污是假議題,
是要讓對車體機械結構不瞭解的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自行調整,提高自行引進的代價呀...XD

我真的是快笑死了。

一台車賣到經銷商或是某國總代理商或許還符合原廠規範,賣到消費者手中之後就不一定了,
假設一個人對自己的車大改特改,卻只要可以拿著出廠證明的文件就可以嚷嚷著說我的車沒問題,
就可以不用受檢自行進口到我國,這種事很合理嗎?動一下腦應該可以瞭解了吧。
更別說原廠出廠時就超級誇張的那些吃油怪獸,讓他們進不了口的可不是只有台灣而已喔。

再來,有些人是以為其他國家對進口車是不驗噪音或是排污等等法規是不是...
歐規裡是怎麼規範的,美規又是怎麼規範的,甚至是老是嚷嚷要自行進口的泰規,
先自己看看各個國家在光型等的部份是有沒有要求又是怎麼驗的,再來說這些檢驗是假議題好嗎?
另外我舉個例,以韓規來說,人家不只驗你噪音和排污,還比歐規更加 GY,
噪音,歐規是取兩邊最高值平均之後的數值,韓規是兩邊裡的最高值再+1 來看有沒有符合法規。
排污,歐規是 0 公里檢測時符合法規就可以了,韓規是耐久 10,000 km 之後還要符合法規。

一定是韓國都官商勾結,所以才會有這些 GY 法規來擋自行進口,提高自行引進的代價..XD
拜託一下,不要老是只會說些見樹不見林,一看就知道什麼都不懂的話出來娛樂大家好不好呀?

-----------------------------------------------------------

我講個夢到的玩笑話,大家聽聽笑笑就好,要記住的就自己記一下。
其實大家如果要法規鬆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怎樣,大家以後別的車型都不買,都去買哈雷的車。

為什麼這麼說。

大家可以去看看,在本國內機車或是其他動力機械有一定銷量(比如說莫三比克那種就不用說了),
卻相對來說對進口車輛規範較少的國家,都是哈雷在當地有直營公司的國家。
比如說日本也是,明明都是在日本生產的車型,日規車就受到相較之下嚴苛的規範,
所以才會有逆輸入車的情況。要不然逆輸入車可以光明正大賣,為什麼還要去過一次水再回來?

而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原因就是因為以各國針對國內廠商的環保標準,哈雷的車一概過不去,
所以哈雷就請美國政府跟當地政府泡茶喝咖啡,降低一下當地政府對進口車的驗車標準就過啦。

所以為了要讓法規綁鬆,最能符合大家期望的作法(又有車騎法規又可以鬆綁)就是,
從今天開始大家都不買日廠不買義廠,只買哈雷的車買到哈雷注意到台灣市場拔掉太古來直營,
這樣子法規鬆綁就不用消費者們去 Argue,會有美國政府幫你了,
等法規鬆綁後再去買別的車型或是自行進口,你看這樣子多爽呀是不是....

嗯,日上三竿,該起床了...XD

哈...好似大家都只砲轟兩陽....其實ARTC股東還有各大汽車廠啊
假若t媽能回歸正常市場機制,賣到三十萬以下
會受影響的可不只有機車廠, 一堆國產通勤車全部被波及
~No Pain; No Gain~ ~No Cross; No Crown~ ~No Change; No Chance~

卡繆 wrote:
哈...好似大家都只砲轟兩陽....其實ARTC股東還有各大汽車廠啊
假若t媽能回歸正常市場機制,賣到三十萬以下
會受影響的可不只有機車廠, 一堆國產通勤車全部被波及

這樣不好嗎?
進口車便宜了,國產車也會跟著便宜。
而不是像現在價超所值。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