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那種高速撞死,也跟你無關。
至少我希望,自己要路權要別人尊重每條路上的用車。
目前,多數發言都不是屬於攻擊型或是說重機的不好。
而是擔心現在的重機「要的多」,但是看道路上習慣跑車的不規則行徑與聲音「反感的多」。
你如果把這棟大樓的文字一讀,比起過去「挑起紅眼戰爭」的文字好看多了。
沒有一個人不喜歡重機的外形,只是不喜歡現在路上的行為。
再說,每個縣市都一定有固定的路線是給重機騎的。不只是重機會去使用,而且一般汽機車都會用。
你喜歡走路肩或慢車道,那也告訴我們「你們重機是機車,不是汽車」。
不要說前面都是走慢車道,所以我也走是對的。
汽車有1%的不遵守交通規則,大概就填滿現有的重機數量。
1%的不守規則,不代表100%的重機都可以不守規則。
太多不倫不類的硬凹,那些都是廢人寫的文或者是瘋子與白痴才寫的文章。
沒什麼營養。
要停路旁又不喜歡自己是汽車格內的收費,跟那個大七車主有何不同。
(某些高級轎車的車主收到一張30元的收費單就哀哀叫,我也看過,媽的一台大七居然計較30元!?笑死了)
多數狀況下,重機騎士是依照過去小綿羊的騎法與停放方法去處理,沒有把自己當汽車過。
我認識的一些人只是聚會與交際用,不是交通用。
某些聚會場所下,
很多耐不住性子,不想脫隊。只要一個人飆,全部人都跟上不想落後。
這樣,最後得到的是「一群飆重機經過」的不良印象。
怪誰?誰破壞「重機的形象」?
你們出去聚會,總不能老是沒人帶頭注意一下行為。然後衝過去後,就認為那就是聚會的必然行為。
形象好一點,路權就多一些。 我想重機還算便宜,只是維修太貴了。這點很難說服很多人去買。
(接個電腦還要收費,一個小燈泡收費好像是天價也有,誰叫現在全部重機都是進口價格)
再者,家人看多了重機的某些「垃圾」,印象中也不會同意家中買一台。
就像汽車形象廣告,著重的是家庭與安全往返聚會比較賣的好。
多數人選t牌,也是因為過去的形象讓大家喜歡與繼續購買。
如果一排都是正常騎,一定很好看。這叫做車隊。
如果一台又一台那種追逐,那一定大家對於重機觀感更不好。這叫做飆車族。
當多數人願意購買或接納一樣商品,購買的人就會多。
相對性廠商的多元與競爭價格會更加劇烈。
相對性,現有的重機騎士抱怨費用或是改裝品太少之類的。就會減少這類的抱怨。
因為市場大了,價格必定多了許多選擇與彈性。
你們越是喜歡騎到大家反感,重機的族群越是少數。
單品價位本來為了迎合少數人,定價就會高。
如果重機多數人願意接納,那市場的多元價格、比價、比維修品質等等都會有所提昇。
沒有任何的辱罵,只是有很多人沒搞懂「為何重機的單價與保養費用老是那樣高」的基本理由。
在於商人知道本來少數人的少數服務就是稀有,稀有就是本來就應該收費高。
想要從少數人賺很多錢,就一定要推說這是「進口、原廠」的基本費用。
事實上,利潤本來就要抓高一點,不然一個月沒有多少筆的訂單鐵定養不起自己。
晚安。
想不到0214 wrote:
不是眼紅 是意味著在台灣只有開車被當人 最好台灣全部的人都開著車上路
看你怎麼開 總是有人用高標準的規範看別人 自己卻做不到 自以為的人太多了
有些人開車還不就怕風吹日曬 總是自私在乎自己開車應該享有的權利
而不尊重其他人 假如你有小孩最好是18歲馬上買車給他開
不然他也會成為你討厭的機車族...
是重機騎士的[人]惹人[討厭]
騎車違規還要牽拖厝邊
好像從來不會檢討自己的違規是錯的
而且違規的比例也太高了...
隨著這個樓越蓋越高
你就可以看到重機族跑出來
重機族自以為是的人太多了
用一些莫明其妙的標準責怪別人
責怪騎小綿羊的太窮 是對重機眼紅
責怪開小客車的不買一台重機 對重機眼紅 總是自私在乎自己開車應該享有的權利 而不尊重其他人
責怪開小黃的 對重機眼紅
責怪開貨車的 對重機眼紅
責怪台三線沿路居民不該不爽重機 對重機眼紅
責怪警察抓太緊 對重機眼紅
責怪交通部不開放 對重機眼紅
責怪立委不施壓 對重機眼紅
責怪海關稅太高 對重機眼紅
...
真是莫明其妙
到底是誰在對重機族[眼紅]啊
大家是討厭重機族這群[人]
一堆鑽來鑽去 飆來飆去 違反交通規則
卻又好像全台灣都跟它們有仇
都被它們看不起
就可以知道這些重機族多惹人厭
不太會有別人去支持它們
騎在山路上的騎乘行為正不正確
個人不反對山路騎快車,小弟騎台三也常常上百騎
但是前提是要好的路況
任何騎乘的速度與模式都有一套安全的SOP
違反了這套安全模式,你就是把自己跟用路人放入危險之中
某些騎士山路上可以騎到磨膝
捫心自問吧,騎到磨膝的理由是什麼?
我想照著良心講有幾成的人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追焦照帥氣吧
全身皮衣裝備,鈦製滑行塊
但是裝備不是這樣用的...
山路上的危險因素也太多,這樣大幅度側掛的行為
根本就是把自己放進一個高掛的籃子裡等著摔
摔了再來靠北雙黃線太滑
既然他太滑...你幹麼側掛又壓上去勒?
明明就有賽車場,偏不去
就是喜歡在山路上自HIGH,為追焦而磨膝...想想還真是夠了
想要騎的這麼帥哥,怎麼不到賽車場磨個夠?
還有雜誌替你拍攝勒
我想重車價錢正常畫得唯一好處
就是看看一些買了車就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可不可以少一些
再來看看賽車場上的重車可不可以多一些
我們需要的是正常的騎車環境與正確的騎車心態
Roker wrote:
騎的人也時候也得想想
騎在山路上的騎乘行為正不正確
個人不反對山路騎快車,小弟騎台三也常常上百騎
但是前提是要好的路況
任何騎乘的速度與模式都有一套安全的SOP
違反了這套安全模式,你就是把自己跟用路人放入危險之中
某些騎士山路上可以騎到磨膝
捫心自問吧,騎到磨膝的理由是什麼?
我想照著良心講有幾成的人只是為了讓自己的追焦照帥氣吧
全身皮衣裝備,鈦製滑行塊
但是裝備不是這樣用的...
山路上的危險因素也太多,這樣大幅度側掛的行為
根本就是把自己放進一個高掛的籃子裡等著摔
摔了再來靠北雙黃線太滑
既然他太滑...你幹麼側掛又壓上去勒?
明明就有賽車場,偏不去
就是喜歡在山路上自HIGH,為追焦而磨膝...想想還真是夠了
想要騎的這麼帥哥,怎麼不到賽車場磨個夠?
還有雜誌替你拍攝勒
我想重車價錢正常畫得唯一好處
就是看看一些買了車就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可不可以少一些
再來看看賽車場上的重車可不可以多一些
我們需要的是正常的騎車環境與正確的騎車心態(恕刪)
這是Roker嗎..?轉性了喔..!是受了什麼刺激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