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區分..
慢車道 機慢車道
這些是交通法規的認定標準...
都是使用者該了解....以養成判斷能力
所以原始意義下...慢車道.是屬於共同使用的原則立意
只是在特定規則下..有不同的使用時機與限制
專用道-才是特別的限制族群使用
慢車道被開單...實在無法給你答案
因地制宜的認定實在太多...法規的模糊地帶全仰賴執法者的素養
很難概全的確認他的原因
道路系統的認定
當地的現況..執法者素養..
當然還有現在最可怕的地方自治法..該區主觀機關的主觀認定
重機行使慢車道..本來就是他的權利
只是有時機與規則的限制
對於交通法規的不熟悉...輕型機車也可能再慢車道吃罰單...我就吃過
以本述例子..我認為應該屬於合理的範圍....
山道ML wrote:
前述原始的意義下.....(恕刪)
....如果此罰單屬合理範圍......
那就更加證明我們可愛的台灣還是像過去一樣是個人治國家
而不是法治國家了.......反正警察大人說的算...
也難怪官員常常說國情不同.....因為別人是法治國家我們不是....
我就乖乖照我步調騎車不去影響別人,大人要開單~~請便~我有拒簽的權利
棒打老虎雞吃蟲...編號跟名字記一下, 找個委員做一下選民服務,會有很多想像空間
閒時間夠多,去告他瀆職也可以玩的很快樂!!!
大部分四輪心態可議...加上其他兩輪也愛為難重機....
果真重機是爺爺不疼奶奶不愛的族群!!!
快車道 V.S. 慢車道??????
請問誰能清楚的說明台灣的道路規劃到底屬於以上哪一種??????
因地制宜?????? 這個形容詞怎麼在這個網站感覺起來跟"國情不同"是同義字??????
暫且不論是"車速分流"合理 還是"車種分流"較佳......
汽車道 V.S. 機車道===>汽車專用 V.S. 機車專用
快車道 V.S. 慢車道===>快車專用 V.S. 慢車專用
任何的道路規劃總會有個原則 但是在台灣 我無法理解道路規劃的原則是什麼??????
除了面積比例少的可憐的機車專用道之外 我想不到有哪裡是汽車不能走的??????
更諷刺的是 面積比例最少的機車專用道竟然是使用人數最高的車道(連結台北縣市的福和橋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還要其他舉例嗎? 例如......承德橋)
要與人討論之前 請先確立自己的原則為何 再來討論其他建立在原則之下的細節是否公平合理
對於某些人不敢公開面對自己提出的論調為何 只會提出一些枝微末節或看到某人違規來佐證(暗示)自己論調的正當性......
去旁邊玩沙啦!!!!!!
面子是一定要給的...... 不過臉有時候也是自己湊過來丟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