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重機價錢,在台灣市場,是賣方決定,政策制度,沒太大關係

你如果認為國土大小不會影響交通運輸政策

我也尊重你


super01tw wrote: 通篇鬼扯 講的好像美國大都市都不會塞...(恕刪)
關稅,驗車
這些門檻是政府該作的把關

降低這些門檻
受惠的不是消費者

代理商,進口商要維持高價
不困難

因為市場很小
也不可能大起來

只要那些非買不可的人,願意買單就好了

重機,
是一種奢侈品
主要功能和一般機車【一樣】

想玩,就買

3000元的機械表

300萬元的機械表
功能玩全一樣

爽度
不是看功能的


super01tw wrote: 沒發生就是因為 政府關稅驗車等保護門...(恕刪)
哪個進口商願意告訴你10台車完稅價?

哪個代理商願意告訴你價差多少?

當然這是別人賺錢的地方沒必要跟你說

如果你知道了
你就會知道是
政府?業者?消費者?
在產業鏈的角色

jsmz wrote:
我一樣不揣測你的背景

舉例來說明機車的不安全特質

下雨天
沒到颱風
一般下雨
比毛毛雨大

你要送小孩上學,然後上班
你車庫有兩台車(市價相同)
一台汽車
一台機車
不考慮停車,油資,時間
選哪一台

如果很多人
選汽車

去問他們理由
就可以實證機車的不安全性
..(恕刪)




不用揣測我什麼背景。
我開車、騎重車、騎YOUBIKE、騎白牌、也搭捷運公車、也走路,單純一介用路人。
一個用路人本來就可以視自己的需求、用途來選擇交通工具。
如果小朋友多選汽車很正常啊,因為乘客空間夠啊。
機車就雙載而已,還是你覺得機車三貼、多貼是合法的?
但小朋友只有一位的話有差嗎?
我也是有親眼看過騎紅牌重車、國產黃牌羊接送小朋友的,需要我報地點給你看嗎?
不過若要拿這些來鬼扯什麼安全性我看就免了,是當每個用路人都開碰碰車嗎?
竟然連平面道路都有這種碰碰車理論出現,真莫名其妙...
jsmz wrote:
關稅,驗車
這些門檻是政府該作的把關

降低這些門檻
受惠的不是消費者

代理商,進口商要維持高價
不困難

因為市場很小
也不可能大起來

只要那些非買不可的人,願意買單就好了

重機,
是一種奢侈品
主要功能和一般機車【一樣】

想玩,就買

3000元的機械表

300萬元的機械表
功能玩全一樣

爽度
不是看功能的..(恕刪)



賣一個東西還沒上市就要被政府收一堆錢,這本來就是算在商品成本在內,你醒了沒?
若相關費用降低,廠商不降價,消費者本來就可以抵制不買。

台灣重機市場小?
你要說這種話之前,除非白牌車能走國道、快速道路、全面廢除禁行機車再說吧。
不然一台頂級白牌150、180-250要賣到10萬以上,預算夠的人早就買路權較高的14.5萬的國產大羊了。

奢侈品? 1台國產四輪都5.60萬,比一堆入門紅牌跟國產羊還貴,你要怎麼自圓其說?

Mianhuayubaby wrote:
反正汽機車政策是不可能鬆綁的

因為現在的世界講究環保,降低車禍事故

限制私人載具是必行的政策

盡量刁難你,這樣你才會去使用大眾運輸

台灣已經很好了

前面不是有人說掏寶很好,車子多便宜

你真的去對岸

車牌一張炒到幾十萬台幣.限制發牌數

在台灣車子不過40幾萬就在靠邀

有看過40幾萬的車牌嗎??

很多國家都是這樣搞的..(恕刪)




如果大眾運輸夠普及,也許這還能做。
實際上光連臺北市新北市都不能算夠普及了,遑論其他外縣市。
沒人說限制不行,但限制的太過火就看會不會被人民反彈囉~

拿對岸那種"人治"國家跟掏寶的車來講?
你真認為那些車在台灣也能合法掛牌上路?
我看你真搞一台進來,要花的錢恐怕超過40萬都還驗不過。

exceedmark wrote:
如果知道產業鏈結構的話?你就會知道:
不論捷安特還是美利達?他們的命脈還是握在日商-島野Shimano的手上!

至少他們的品牌在國際上名聲還不錯。不太需要用價格去搶市場。

exceedmark wrote:
這是水貨的說法!正廠代理根本就沒有驗車的問題!
問題在2002到現在連4大日商都到不齊?為什麼!

正廠代理不來,水貨橫行;車價恣意哄抬的亂象,怪來怪去,
怪到車測去.....?再多唸一些國際貿易的知識吧!

為什麼代理不來?就是因為需求不大。
為什麼需求不大。因為政府政策導致對消費者來說沒有誘因。
政府政策影響層面很廣,路權,規費都有影響。
現在黃牌紅牌都可以上快速公路快速道路了。紅牌高速公路
也只差臨門一腳。這兩年黃牌增加的速度比往年提高很多。
台本看到台灣山葉進了T-MAX成績還不賴。明年就要自己進車來賣了。
這樣日廠四家就都有總代理了。

Mianhuayubaby wrote:
限制私人載具是必行的政策

?????
有嗎?我只看到政府一直逼迫機車騎士去搭大眾運輸。
然後一直放任汽車成長。
金融風暴油價高漲時,車市萎縮,政府還用政策鼓勵
大家多買汽車。然後到處蓋封閉式道路供汽車專用。
普通國產車一台50萬元
普通機車一台6萬元
有人願意花50萬元
買到
和6萬元機車相同功能的交通工具
是個人經濟能力好壞之別

如果99%的人認為花200元叫做吃一頓飯
如果有人認為花2萬元才叫吃一頓飯
在『吃飽』這件事上
花2萬元就顯得奢侈

不是重車太貴,或汽車太便宜

普通VS普通

一台重車50萬元
是一台普通機車8、9倍價錢
但是
『功能一樣』

可見得
重機,目前被經營成奢侈品

一台四輪車比入門紅牌貴,很難比較
這兩種交通工具只有售價相當,功能不同

20萬等級的

和20萬等級
手機
怎麼比

紅牌重機
要在相同功能的基準上,應和普通機車比

紅牌重機和普通汽車
只有價格相近
功能無法取代
怎麼比?




台三最慢 wrote:
奢侈品? 1台國產四輪都5.60萬,比一堆入門紅牌跟國產羊還貴,你要怎麼自圓其說?

怎麼在某人的眼裡,好像國內的公司或產業就兩陽最得政府喜愛,
只有兩陽佔盡好處,其他產業都是咬緊牙關自食其力似的。

老實講,大家在酸兩陽是靠關稅保護才有今天之前,
先回頭看看自己待的公司或是產業,是不是也受了政府不少的幫助才有今天。
某些產業的租稅減免就不用說了,多的是 oo補助 或是 xx津貼 的產業也是有。

講難聽點,你不花錢去買兩陽的產品或是其他相關的產品,保護關稅訂得再高對你也沒影響,
但是其他的獎勵手段或是補助津貼,可是實實在在拿納稅人的錢在獨厚某些企業或產業,我不想給還不行勒;結果在某人的眼裡,倒變成是有幾個企業可以像兩陽一樣躲在保護傘下?..XD

更別說我好奇有多少人知道,我國對進口機車的關稅雖然已經有一陣子沒調了,
但是從歷史來看,總體來說是趨勢向下,最高時反而是本田還在台灣的那個時期呢...

至於那些假設來如果去的市場演進,一個國家的工業形成如果真有那麼簡單的話,
世界的車廠又怎麼會只有這麼幾家,應該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機車廠才是呀。
不在這個行業請就不要做這些自以為是的幻想行嗎?

還是說 PGO 或是 AEON 的老闆或高階主管們應該快快去跟這位神人請益一下,
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位神人所說的境界,先不說趕日超歐,至少可以學個幾招幹掉國內的兩陽才是喔...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