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凱泰:不要常換工作 觀念不是很正確讓我說說正確的觀念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昨以「逐夢、築夢」為題,與交大師生分享經驗。談起當年接下裕隆集團,被笑「敗家嚴」,到今天自創品牌的艱辛過程。他告訴年輕人,跌跤也是一種學習,但不要天天想換工作,「因為滾石不生苔」。
他說,剛踏出社會有很多選擇,都可嘗試,但試過兩、三件事情後,「就必須Stay Do!」像他有一些絕頂聰明的朋友,只因不斷換工作,至今一事無成。這樣的人很多,尤其年輕人更是這樣。
嚴凱泰強調,不是要年輕人一開始就選定工作,但不要對每個工作都不滿意,天天喊「我要換工作」,「時光稍縱即逝,你可以Try,你可以Fight」,但不要天天不斷的選擇,「這很可怕」。
他說,他從小就立志要幫父母親完成他們的心願,「還好我一直堅持在我相信的汽車工業」,否則,每天變來變去,今天也會變得很可怕。
嚴凱泰昨天獲頒國立交通大學「名譽管理學博士」學位,並和交大管理學院教授朱博湧對談。
嚴凱泰說自己並不聰明,必須花更多時間學習,交大每位同學都更優秀,「你們花三、五年就可以拿到博士,我花了廿三年」,全場哄堂大笑;當講到自創品牌的艱辛過程,他哽咽無法言語,休息約十分鐘後才上台。
他說,廿歲以後,一心想趕快回家協助母親;一九九○年,他廿三歲接任裕隆首席副總,每天待決公文堆滿桌,他不敢簽;油漆廠增加設備得花幾千萬元,開了三小時的會,還是沒結果,那時外界有人稱他「敗家嚴」。
學生問他如何處理情緒與壓力?如何規劃人生方向?嚴凱泰說,人生有起伏,「就是要面對」。二○○八年母親生病、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研發到一半,加上金融海嘯衝擊,申請大陸設廠證照下不來,壓力排山倒海,「怎麼辦?但還是要面對!」
他說,面對壓力,每天還是要上班,「因為我不是一個人」,除了老婆、女兒,還有許多員工,「人不對找人,事不對還是做事」,就是要找到方法。
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台灣政府的庇護下(高額的關税 ARTC超高嚴苛的驗車機制跟超高額的驗車費幫你擋別國便宜的進口車)
保護都幾十年了還搞成這樣~ 還教新鮮人怎麼踏入社會 真是誤人子弟
kyoufu294 wrote:
反觀韓國 , 早年國民所得還是輸台灣
產品也很爛 , 但這十年來 他們贏在什麼 ?
贏在民族意識 , 他們再怎麼苦 東西再怎爛 , 還是都先買自家產品 挺自己人
所以他們成功了, 整體國人 也因此得利
印象中"難含"當初是採封閉政策
好像跟大大說的有些出入
他們想買也沒得買的情況下,不得已才買國產
是他們的政府為未來在打算
而台灣採自由貿易,想買就買
政府從中賺取利潤,大不同
只要有錢賺有錢A,政府就永遠不求長進
是咱們的政府為自己的荷包在打算<--除了政客誰要否定這句話
選民不長進,政府怎麼會長進呢?
被教訓了六十年囉,還沒清醒嗎?
政府看錢做事,平民老百姓就算包圍凱達也沒用
就像某樓說的,是財團治國....噓~~小聲點
(明天會不會被國安局的調查呀)
PS:
當初嚴董開發電車,九爺也供不少資金
我相信各車廠一定有補助,只是就如同鄉民說的
車廠不長進~到現在連顆汽缸都還做不出來....
要資金?不是沒有,花光了咩~
花哪去了?基於商業機密不方便說~(常董晚上去新開的那一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