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43


jackyy2k wrote:
你確定你是說可以賣我才打電話嗎???位什麼我我跟朋友再三確認都是聽到你說,等前車主資料到了再通知我,沒有資料你也沒辦法辦過戶(在我的理解就是等資料到了就可已過戶賣我,而不是賣別人,因為之前已跟您談好了,問題是這時候你已賣掉了,問你也是說你有聯絡前車主,但是電話沒人接,聯絡不到,而不是說因為我出的價錢太低,公司會虧錢,沒辦法賣)種種跡象我都覺得我被當好顧客耍刪)


果然被我猜中了...
一切都是老闆在自導自演! 你真得是個難的一見的人才~
事情都那麼明朗化了...你還可以投入在自己的戲份裡!
推啦...大家可以去貴店看老闆表演就好了! (是看表演不是買東西喔)
唉...真糟糕!
我認真了~
01宗旨...認真就輸一半了!

本來只是好玩近來溴個熱鬧~沒想到剛好看到相關事物!
釐清事情後又看到老闆的回話...時在是覺得很可笑,不隻不覺就認真了!

糟糕阿....
小弟只能代替J大 深深感謝S大的熱情贊助友情相挺了 @@" S大應該是有過類似經驗深深的感同身受吧?
一句"很抱歉"有那麼難說出口嘛
做生意以和為貴
說越多只是讓人對貴店家感覺不好

路過、跑過、走過 wrote:
03年的cb400要...(恕刪)


別那麼緊張...............
04年初買03年的CB400 28W是很正常的
請查查當年CB400的賣價再來看看吧
況且當年接手時,里程僅1千多一迷迷
去車主的"工廠"看車時
車庫旁一整櫃的"補品"(從機油/清潔劑/臘......)整整齊齊的排在架上
然後再看上車主非常仔細的蓋上座塾的扣環的瞬間(我從沒看過有人蓋上座塾是人蹲到車子正後方再仔細的蓋上去)
心中就決定了,這台車要定了!
事實上,從接手到05年脫手時,這車陪我南征無數次
沒有一次讓我顧路過,車況好到不行....
有時買車,並非要看"車況"是否好
最好是看"車主"的態度
也許是比看車還真重要!!
看完店家的回覆後,僅用以下的例子來說明我的感受...也分享給各位大大

話說,在中華商場拆掉後的幾年後.....(非光華喔!!)
當時的電子用品,諸如CD PLAYER/音響等,都在中華路與漢口街那邊
那時我剛好是高中生....常常三不五時去那逛逛
之後與其中一個店家搞到很熟,也挖出很多秘辛....
強者我朋友....對,就是之前提到那個很龜毛的....又是他了
有次,他要買音響
原本是鎖定與我同型號的PANASONIC(眼鏡蛇系列)
結果,到了店家後(當時還沒有認識的)問一問
店家就先說PANASONIC店內沒貨,要調貨,但報的價格超便宜
問我們要不要等?之後又說PANASONIC有多差有多爛,不如他們的SANYO有現貨
於是,花錢的是老大,強者我朋友就買SANYO下去
事後証實,完全買貴,東西又差.............這是例子一.........(當年那有網路呀?沒得比呀........)
然後,三年後,這朋友又捲士重來了
要買組合音響
這次,遇到的店家(一樣是那區的)
又是類似的技倆
先是對你要的,報個超低價,一樣跟你說沒貨,要不要等?
等的同時又叫你買其它的........
當然,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再怎麼笨也知道不能"買下去"
於是就訂下去來"等"
結果,好啦...一等就是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事實上是,人家根本沒貨,不過是個綏兵之計罷了
反正店一樣在開,累的是客人,他老大根本沒差
錢放在店家熱呼呼的,他那再意你是否著急,是否在意?
最終,過了三個月後,朋友受不了回店家將訂金拿回而已
也拿店家沒辦法...........這就是親身經歷的"故事"
然而,以作生意的手法來說
店家可以說,我又沒"違法",汝耐我何?
但以誠信的角度來看.............唉..........
事後,在認識某店家成朋友後
上述的事,通通被証實過,確實是店家的手法
還有一種,很不幸小弟曾遇過............
就是比價,比到覺得很棒的價格時
拿到手的只有"主機",其它的配件通通偷去!!
這也是一種方法.............
你說店家有錯嗎?沒道德啦!!
"甚至說13萬全付也ok 許老闆說不用 我們口頭講好就好了"

這招很高明,一定要記下來。

在商言商,用這招先把買家用 "道德,誠信" 套住,同時跟其他買家談,
看能否賣到更高價。真賣不出去再回頭跟原來 "講好的" 人成交。
跟打麻將一樣,人家業餘買家只聽一洞,職業賣家連聽三洞五洞。

佩服,佩服。

還好當時買方有二人一起前往,可以佐證,不然真是口說無憑了。


看來看去.就是賣的要賣好價錢.要買好價錢的沒買到!雙方都有個自的立場.引發一場唇槍舌彈!(這年頭生意真是難做喔!).但是也造就CB400的好價錢了.這也有助於已後的買賣參考價!!
稍微有念過法律的應該都知道...

口頭約定也算成約...

只要有辦法舉證,是可以告的....

台灣早期的法律源自於德國,在德國對於要約規定的非常嚴格..

也就是雙方口頭約定就算是成約...

挖賽,越到後面越精彩了,
車行老闆快暴走了
關鍵似乎是有人用了『不肖』二字形容該車行行徑。

順手查了教育部國語辭典,
『不肖』一詞有三義:
1. 子不似父。
出處:孟子˙萬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2. 不賢,無才能。
出處:禮記˙中庸:「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明˙王世貞˙鳴鳳記˙
第十四齣:「古人自以不能進賢, 退不肖,既死,猶以屍諫。」
3. 品性不良。
出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這兩個不肖孩兒,也有什麼福,便做道忒賢達,不狠毒。」

不知道車行老闆喜歡哪一種定義?
http://album.blog.yam.com/chantilas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