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msikimo wrote:
https://youtu...(恕刪)
那你得要問高速公路是啥時候的產物,當時機車的能力是怎麼樣?
台灣在興建高速公路的時候是民國60年開始蓋的, 那時候的機車跑時速5,60時就很喘了.
所以當初的高速公路本來就是為汽車蓋的, 目的在加快運輸的效率.
至於還有說是為有錢人蓋的... 也不能說錯, 因為當年家裡有汽車的大多收入不低才有可能買得起汽車.
但其實主要是要給南北貨物運輸北中南各大加工出口區能夠快速送到當時的基隆港和緩解鐵公路運輸的壅擠.
小弟當年也參加過高速公路第一段由台北到中壢段的開通, 那些年上去去高速公路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空曠. 小車沒幾輛.
華佗就問扁鶴:腦殘無方,奈何!
扁鶴曰:毋憂!吾有一方可解此疾.砒霜一帖令其轉生.
贊曰:一劑解千愁
如果要用其他國家規定來看台灣
那
為什麼台灣不能買真槍
為什麼台灣不能免關稅
為什麼台灣不能三妻四妾
為什麼台灣要繳稅
為什麼台灣汽機車那麼貴
為什麼台灣汽車不能用其他國家的法規
......以此類推沒完沒了
台灣沒有人重視大型重機
相關法規定義不完善
才造成這個結果
大型重機現在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
不光是這一項
現在已經是大量"電動"移動機器的時代了
許多新科技一一推出
相關法律根本沒有仔細研究配合修改
這才是問題
例如"電動滑板車"不也是一樣
而不是草草了事,讓大重如過街老鼠
法律過了,卻上不了高路公路
中央,地方都不願意負責
竟然每次都說"有疑慮"
二十年了~
疑慮竟然還是疑慮
這個政府還在睡阿~
中山高跟二高開發時確實沒有機車上國道的需求
現在有嗎?
政府不做任何改變,如何讓這件事情成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