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水箱精,我曾經誤喝過,不過很多人對水箱精不太了解.來吧!

乙二醇

我曾經不小心吸入喉嚨,讓我的喉嚨產生燒灼感兩天,還只是一口水的量.我隨即就嘔吐出來
因為對喉部會產生很大的噁心感

也是因為我的不小心,所以才對這東西有了解(畢竟差點被這東西毒死..)

密密麻麻的是他的英文名字
(Ethylene glycol、1,2-Dihydroxyethane、1,2-Ethanediol、Ethylene dihydrate、Glycol alcohol、Glycol、Ethylene alcohol)

他的用途很廣.

冷卻劑及防凍劑(就是水箱精)~煞車油等
乙二醇-[1,2]-二乙酸脂;聚酯纖維及薄膜;
各種用途的萃取劑;纖維素酯及醚之溶劑混合物,特別是賽璐玢(玻璃紙);
化粧品;著劑;皮革染色;織品加工;煙草;飛機跑道之去冰流體成份;原子筆墨。

多到寫不完,網路上有相關資料,有興趣可以看更多~

因為有一台636在路上卸了水箱精而被撻伐,這個嘛......
等看完我這篇文章再做定奪好嗎?

這東西非常毒沒有錯

在中華民國的一些李李扣扣的法規裡面有分類為
急毒性物質第5級(吞食)

經由皮膚溼疹處,會吸收乙二醇,100ml的劑量可能致死。
(吞食的話少量可以讓你更早升天)


台灣的工安法規還對此化學品之事項為
1).此物質非常毒,需要工程控制及防護設備,工作人員應適當受訓並告知此物質之危險性及安全使用法。
2).不要單獨操作此物質,若有此物釋放出應立刻帶上呼吸防護具且離開,直到確定釋放之嚴重性。
3).操作前檢查容器是否溢漏,考慮以密閉系統操作此物。
4).避免產生蒸氣和霧滴,並防止蒸氣和霧滴進入工作區的空氣中。
5).蒸氣比重大於空氣,會沈降於低窪或封閉地區、貯存或通風不良的地區。
6).所有開啟、傾倒和混合之操作,人員應位於上風處。
不要將受污染的液體倒回原貯存容器。


不過!乙二醇液體、透明無色,吸溼 而且是甜的
(我沒被毒死是因為運氣好,水箱精的其他添加物讓我做嘔)


以下是他的毒性資料
急毒性:

吸入:
1.其蒸氣和霧滴會針對鼻、咽喉造成刺激。
2.濃度高於56ppm,會因喉嚨的刺激,無法忍受太久。
3.其蒸氣壓低,在室溫下不會造成明顯中毒但高溫下暴露於霧滴則會有傷害。
皮膚:液體會造成刺激。經由皮膚溼疹處,會吸收乙二醇,症狀與食入相似。
眼睛:
1.液體會造成刺激,眼皮發炎,但不會造成永久性損害。
2.蒸氣和霧滴會刺激眼睛。

食入:
1.引起噁心、嘔吐、下腹疼痛、衰弱、困倦、暈眩、恍惚、痙攣、休克等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的症狀。
2.會因呼吸衰竭、心血管衰竭而死亡。
3.100ml的劑量可能致死,若存活,數日後可能腎衰竭
4.有些情況下會造成視覺障礙。

乙二醇雖然對環境生物有害,不過大家不用先急著幹瞧他們.

雖然他是洩在路上流入水溝.不過運氣很好的是.我們的都會型排水系統不算是一個生態區
假如他是在河流旁,湖面旁洩水箱精,那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對於生物會有害.

但在都會區,乙二醇會在幾週內被氧化成Co2 也就是二氧化碳
在全氧測試下(100% 氧)
乙二醇在1~4天之內就會消失變成其它無害物質

實際環境下約2週左右就會被生物及氧化而分解轉變.



所以請大家不用太過於激動.

所以原則上,在家裡前面的水溝旁洩水,如果不是直接排入河川,其實並無大礙.


2010-04-18 21: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水箱精
摁 我家客廳桌上放了一瓶

有不少人好奇的打開 聞了一下

有人用手沾起來舔
不過都沒事
煥仔 wrote:
乙二醇在1~4天之內就會消失變成其它無害物質
實際環境下約2週左右就會被生物及氧化而分解轉變.


我當時是查到24~50小時...不過沒說明分解環境....
想請問一下這個是一定要加的嗎??
因為我記得我爸的車他都只單加逆滲透水而已耶~
我個人覺的這東西是不是有毒的,有化學的成份在不管怎麼就要依照一定的回收程序。

煥仔 wrote:
乙二醇

我曾經不小...(恕刪)

最好還是經由回收比較好啦~_~
畢竟是化學物品..
台北小飛俠 wrote:
最好還是經由回收比較...(恕刪)


實際上.二氧化碳賣不了錢...所以沒什麼人要回收...

除非有人要買二氧化碳 = =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captainwu wrote:
想請問一下這個是一定...(恕刪)


盡量還是要配,水箱才不會生銹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Wayne0723 wrote:
我個人覺的這東西是不是有毒的,有化學的成份在不管怎麼就要依照一定的回收程序。

台北小飛俠 wrote:
最好還是經由回收比較好啦~_~
畢竟是化學物品..

廢機油還可以隨便找家車行丟給人家,問題是,現在倒底誰在廢水箱精?要拿去哪裡回收?似乎沒人知道啊!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如果在自然環境會自己分解的話,我想嚴重性就沒有那麼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