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站開始,我們的賽事由China Superbike School(中國超級摩托車學校 - CSS)負責,在前MotoGP車手Kareem Fee的領軍之下,CSS派出三輛賽車投入這次的秋季賽事

Kareem駕駛22號2009 ZX10R,理所當然投入Class 1的組別,維持原廠狀態僅改裝了贊助商提供的競技用煞車系統,即使八年沒參賽,但MotoGP的實力還是寶刀未老,毫無懸念取得竿位

照片來源:BikeHK.com
柯均耀駕駛18號2009 ZX6R,使用BT003投入Class 3,這組是原廠組,動力和懸吊繫統完全不能改裝並禁止使用光頭胎

最後我則是駕駛52號2009 ZX6R,雖然同樣是完全原廠未改,但報名時因為我本身極其可笑的理由…
1.希望使用光頭胎(說來慚愧,起先對DOT輪胎的信心不足...)
2.前兩戰都是Class 2組,想說這次乾脆也報名同一組,反正在今年之內應該是站不上頒獎台…

但最後卻因為各種原因仍使用BridgeStone BT003R的DOT 輪胎上場,完全是以Class 3的規格來挑戰無限改裝的Class 2組的各位中國賽車界赫赫有名的車手前輩們(除了現役的CSBK車手之外,其中還包含曾經奪得澳門格蘭披治冠軍的車手)
但由於是我從未接觸過的新車,加上三個月連車都沒摸到,因此練習狀況實在不是很理想,反而做出來的成績都只徘徊在1:54左右,這個成績居然還比舊的636要慢!
到了排位賽,居然做出1:50.666的成績,排名第18/33位,這已經突破我個人在珠海賽車場的最佳單圈,也正式踏進1:50的門檻,但...假如用Class 3來算,我居然是季軍!如果這次的第三組果真照這樣的排位完成決賽,肯定是上了頒獎台,但我是Class2,仍然只排在第8的位置…是這組的吊車尾。
第二場排位賽我並沒有做時間,只是利用這段時間重新鍛鍊一下手感,並調整測試各種操作介面的位置是否異常或需要調整,因此最快單圈僅有1:53,最後在全場第20/33的位置決定了第一回合決賽(Race 1)的起跑位置(第五排,這也是我拿到過最前面的起跑位置)

第一天賽程,天氣相當炎熱,根本不像秋天!氣溫高達36度,簡直和夏季賽沒兩樣...
Race 1開始,起步時孤輪衝出,但明顯感覺到和以前在第7-8排起步的狀況不同,起跑佔不到太多便宜,顯然到了這裡,眾家車手的實力都相對強悍得多。
這回合我的主要對手是51號的曹正邦(Class 3),雖然所屬組別不同,不論結果如何對成績都沒有太大影響,但基本上我的規格也是完完全全的Class 3規格,因此這場鬥爭並非完全沒有意義。

照片來源:BikeHK.com
屢次在T11-T12發生衝突,我也很辛苦的守住了位置,僵持到了第9圈的大直線底被曹正邦反超前,原本想繼續追擊,但這時候在T3的高速彎我的後輪居然發生劇烈跳動並開始滑移,從車載鏡頭中可以清楚看出很劇烈的車身震盪,很幸運的在時速220的打滑中救了回來,雖然不敢肯定但我認為保住賽車安全完賽才是上上之策,因此最後兩圈放慢節奏保住全場16/33的順位。

可以看到這次25名以後的最快圈速實在是慢到嚇人…
但...51號曹正邦獲得Class 3的亞軍,這時候我實在是很扼腕~當初為什麼不報第三組咧?不然這次就能站上去噴一下香檳了。顯然地~這種事情實在不能鐵齒(笑)
Race2,天氣比前一天要涼快一些,但氣溫仍然有34-5度,由於昨天取得第16位,因此發車位置前進到第四排,我感覺起跑燈號的位置離我更近了!但在第二回合時我的速度並沒有昨天的水準,平均單圈都比前一天要慢0.5~1秒,最後在穩定中取得全場20/33的位置完成第二回合的賽事,取得Class 2第八名(但相對於Class 3則是第五名…)。
由於是收官之戰,結算年度總積分的結果我在Class 2這個嚴苛的組別以排名第六(總積分49分)的成績結束了第一年的賽季。








追加劇情:
Race 1 全程精采車載影像(若緩衝太慢請點這裡下載完整wmv板格式)
更多更詳細記錄
BikeHK.com賽事報導(扛棒上的照片居然是我耶!)
China Superbike School (CSS) 官方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