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RO試乘的測試報告從各大的論壇、討論區發表後,測試者對其傾角十分的不滿意,比起舊款的GTR更是狹小了許多!!不過在未試乘前,相信許多人都想知道AERO到底小了多少?究竟要使用何種方法來提升他的傾角角度呢?
AERO礙於10吋框的緣故,本身傾角就已經不大,在加上這次的中柱設計較GTR更為接近地面,所以傾角自然不比GTR好。我們有各種方法可以去加大傾角,例如﹕換前後12吋框、換高檔一點的後避震、拆掉中柱、...等,上述這幾種方法有的需要花不少的小朋友、有的換來不方便的停車,為了保住口袋裡的小朋友和方便的停車,所以在這邊我們將拆掉中柱上的緩衝橡皮來測試看看,到底能提升多少的傾角!
測試車輛﹕AERO (改DY 阻尼可調後避震)
測試方法﹕定圓卡普
--------------------------------------------------------------------------------
左彎
影片一﹕ 原廠AERO
點我看片
如同影片中,我罵的那一句= =",即使是改了高檔的後避震,AERO的傾角完全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加強了車身的穩定度,而且傾角也是一樣的糟糕! 最大的阻礙為中柱,所以也一直磨到中柱(片中鏘鏘聲)。
影片二﹕ 原廠AERO (拆掉中柱緩衝橡皮)
點我看片
影片中,傾角確實的提升了不少,也尚未磨到中柱,反而是開始磨到傳動箱和下導流(片中的殺殺聲即為傳動箱和下導流與地面磨擦聲)。
▼傳動箱
![[心得]AERO的傾角測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2/mobile01-01ea28a749bad940d1c6468021f1bb51.jpg)
▼下導流
![[心得]AERO的傾角測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2/mobile01-1805d0c033b7bde5459249631458dd4a.jpg)
--------------------------------------------------------------------------------
右彎
影片三﹕ 原廠AERO
點我看片
如同左彎,一樣為磨到中柱。
影片四﹕ 原廠AERO (拆掉中柱緩衝橡皮)
點我看片
片中鏘一聲為磨到排氣管,這可能是AERO最為禁忌的地方....因為一支原廠排氣管價值新台幣7800元,必須要好好的保護小朋友才行。另外也和左彎一樣磨到下導流以及中柱的上鎖點。
▼排氣管前段
![[心得]AERO的傾角測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2/mobile01-f9098322ff0990bdd2660bcd744aa12b.jpg)
▼中柱上鎖點
![[心得]AERO的傾角測試](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902/mobile01-447e14a8f4e909f4697637e6a0301d26.jpg)
--------------------------------------------------------------------------------
再來許多人也對於原廠的制動和原廠配胎感到不甚滿意,這次的測試報告還小玩了一下,來測試一下原廠煞車和輪胎夠不夠大眾使用。
原廠制動﹕YAMAHA難得使用浪花碟盤在125車系上,看來AERO就沾了此光,制動在通勤中算是蠻夠用的了,如同影片中可以輕易煞停,甚至於小翹後輪。
原廠配胎﹕之前跑山路時,整體表現還蠻可圈可點的,彎道中都沒有滑掉,算是原廠配胎中蠻夠用的了,又便宜!
急煞影片﹕(最後沒有TAKE好...)
點我看片
最後來點KUSO的;據說AERO配置著所謂的轉倒感知器(在車身低於一定角度以下,車子會自動熄火,來保護車子),這種有趣的配備讓我特別想試試看,當然不行真的轉倒,只好用點方法來測試了!
點我看片
轉倒感知器啟動後噴射警示燈會閃爍,另外據說ECU會紀錄轉倒感知器的啟動,我們沒有轉倒過...相信此影片可以為我們作證= =,所以平常還是不要亂玩的好...。
結論﹕
拿掉中柱的緩衝橡皮,對於AERO的傾角可說是有非常大的提升,其提升過後的傾角極限和GTR是一模一樣,不過壞處是每次中柱推前都會有很重的敲擊引擎聲,在怕傷害引擎的情況下;只好提出最折衷的方法,就是將緩衝橡皮的長度減短,這樣可以提升傾角又同時不會有太大的敲擊引擎聲,可謂是一石二鳥呢!
下次將會是大家都有興趣的某重點比較文,希望大家可以繼續的捧場。
BY 大度山蹓鴨隊 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