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媒體有個奇特現象,一台新車速可達車廂大不大確實很重要沒有錯,但跟放不放的了全罩有何直接關係?應該依大眾市場去評估,而不是用個人的角度切入分析,我們都知道媒體不會只試乘一個車種,甚至黃紅牌以上擋車等等,所以他們確實有戴全罩的必要性,但台灣路上不管DRG或速可達,實際上戴全罩的並不多,到底有沒有必要把車廂放不放的了全罩還有待討論,實際上我覺得為了放安全帽把椅墊變高是不符合大眾的(從過去803降到790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便790還是偏高,790相當於你的跨高要80cm 以上,有這種跨高的人並不是最普遍的,車廂放不下安全帽還能加裝行李箱或掛車上拿回家拿到公司解決,但座高變高卻很難改低,為了少部分戴全罩或喜歡把安全帽放車廂的人而犧牲座高與騎乘三角是個很失敗的一種設定,否則為何檔車不會因為為了要放下安全帽而改變車體結構?檔車怎麼不乾脆也挖一個洞來放安全帽算了?
根據我的觀察,並不是很多人會把安全帽一昧的放車廂,原因有以下
1.會傷到鏡片
2.車廂還要放雨衣工具等等沒有空間再擺安全帽
3.戴過的安全帽放車廂會有異味(尤其夏天)不是每個人都會戴頭套,別把戴進口帽那套邏輯帶進一般安全帽
4.有裝行車紀錄器的也會避開放安全帽,因為主機通常在車廂
5.除非車廂完全淨空,否則即便放得下車廂,如果還有其他雜物每次放跟拿都需要橋位置
若有戴全罩即便車廂最大的大羊也未必一定會放車廂,絕非絕對
或是因為此次官方將椅墊降低所以媒體才著重於 放安全帽這件事,只是重點拉錯了
如果是重機或大羊 放不放得下全罩可能還有那麼一點意義,速可達放全罩就不是那麼重要
也會許是相關單位只擺全罩放車廂導致媒體也只能依照現有的帽體去做評論,但何不拿四分之三或以下的一般帽體做評論會比較接近一般大眾
比較適合車廂安全帽的人
1.下雨的時候
2.車廂完全淨空
3.絕不裝行李箱的人
4.把安全帽拿回家中或公司會嫌麻煩的懶人
5.車廂內未裝行車紀錄器的人
6.不會介意車廂內有異味的人
7.不怕帽體或護目鏡刮傷便宜的安全帽的人
8.安全帽 非亮色系 非白色 的人
一台車所有機能設計當然不可能合乎所有消費者需求
車高跟置物箱能不能放進全罩帽,都不是我買車在意的點
我自己是出社會沒多久,就開始帶全罩帽,當帽奴當習慣了,進公司一定帶進去,如果是外出我有比較舊的全罩帽能戴,這時後帽子就放車上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