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期JET購車PO文送安全帽,到現在網路生態

對於資深網友遇過某廠早期的網路行銷活動
搞到兩大機車論壇被一堆無腦開箱文
搞得烏煙瘴氣
反正鎖定新購車大學生的客群
最後也確實在網路行銷大獲成功
很明顯當年行銷讓車廠吃到甜頭
到現在某車廠不論是粉專論壇的網軍事件
又或是無腦好棒棒的捧文
演變到最後
還開始玩
我發捧文就是真車主
你說我不好就是網軍
最開始搞事的反說最方做賊
更別說隔壁論壇一堆神奇比較文
比較A車廠較為優惠的購車優惠細節
卻不比較另一車廠優惠完還比別人貴的優惠
發某廠文時下方一定一堆罐頭回復好棒棒
然後還反過來直接打01一堆網軍
至少在這邊是兩邊互打
對於某論壇都是某廠的顏色
只能說噁X
在兩論壇待10年以上的人都看在眼裡
反正現在的優質網軍生態已經由某廠開始帶頭玩起
就讓大家繼續享受這種文化吧

現在賺"宣傳"費賺得盆滿缽滿
搞的廠商獨大越來越敢搞
那以後被廠商掐喉就不要感到苦
想想當初是怎麼幫忙助威吶喊
2023-09-11 16:36 發佈
lqc wrote:
對於資深網友遇過某廠...
現在賺"宣傳"費賺得盆滿缽滿
搞的廠商獨大越來越敢搞
那以後被廠商掐喉就不要感到苦
想想當初是怎麼幫忙助威吶喊(恕刪)

嫌貴可以不要買啊,舊車繼續修下去。要斷料給他斷,反正平價車多的是副廠。



另外其他小廠可以降價賣啊,K+S+Y 賣10萬,其他家就不能賣9萬9嗎?9萬9不行繼續降9萬賣。
沒關係啦~

國內車廠互咬,倒楣的是那些腦弱消費者
網紅吹幾句等收錢,你養一台送外國人都不要的塑膠車卻要花錢

國際大廠不會倒就好,賣不出台灣的車廠本來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而且海外消費者權力大到天上,兩陽那堆塑膠車玩得起???

就讓這些人去寫黑文~沒事抓駐版那幾個帳號玩玩就好
不用太認真

等車廠玩到沒錢,車子也變不出新花樣那天
看看這堆自媒體跟網軍去跟誰要錢?

人家大廠筆記本早就記好記滿,拿去貼車價都比這些網紅有用
世界工廠不是喊假的.....
既然上法院會抖...按送出時怎麼不想一下???
erictaco wrote:
沒關係啦~國內車廠互...(恕刪)

說進口大廠雙缸羊貴又沒比較好
結果自家雙缸廉價羊出包就說國產平價還要求啥
更別說之後也漲價
罵進口NMAX儀表差
結果自家黃牌儀表復古TCS外掛就說CP值好
說他廠小車弄水冷VVA沒用
結果自家也搞就好棒棒
說他廠側置冷排羊換殼
結果自家把整個架構幾乎全學起來
說小車不需斜腳踏
結果自家改斜腳踏就說真好踩
說他廠熄火吃雞油
結果自家車款炸缸就喊保固好
說自家平價車款品質高
結果啟動馬達等災情一堆
說進口月亮沒比較圓
結果國產2023還在1千換油說保護車主引擎

國產互打真的很勇
兩輪的論壇、討論區都被搞成這副德性真是不勝唏噓
lqc wrote:
說進口大廠雙缸羊貴又...(恕刪)

你打的話真的針針見血 研究蠻深的
當年我買Smax 的時候 我一直網路誇這車操控好 比我上上台Rv150操控好太多了
結果別人說這台不是馬車 然後又酸水冷是側置水冷
效率沒有前置式撞風的好 開始各種酸
但奇怪的是同樣水冷
我Rv150被我狂飆從台北一路騎到台中 都沒休息 結果引擎過熱 排氣管螺絲直接噴掉
同樣的路徑Smax狂飆猛操 卻一點事情都沒有
然後過幾年車廠就開始出一堆側置水冷了
真的莫名奇妙
10年之後我換了 augur 一樣有人在酸 一樣又是車架很爛之類的 腳踏之類的
但我說這具blue core+VVA引擎 真他媽好騎 比smax 引擎工藝又更高了
運轉不僅比以往引擎更細緻寧靜 超級省油 而且動力充沛 油門輕輕含著速度就會起來 比較不會有傳統變速掉轉的問題
車架偏路感明顯一點 避震比較硬的設定
但車架其實很適合台灣這種顛簸路面 稍微騎軟 就會Q彈 騎久一點會覺得路面顛簸的處理甚至比smax 更好
其實不用改都會蠻好騎的
我始終認為在創新領域這一塊 山葉都是領先者
erictaco wrote:
國內車廠互咬,倒楣的是那些腦弱消費者
網紅吹幾句等收錢,你養一台送外國人都不要的塑膠車卻要花錢


塑膠車我只想花5-6萬買GP或是活力
10萬以上我會去買進口車cb200x,誰還要買國產塑膠白牌車
對我來說兩陽就是只有5-6萬入門車能買
因為進口車這價位買不到,沒別的選擇只能買兩陽車

有些網紅講那些塑膠車多好騎多猛多強
私下都在騎進口車的...或是gogoro
只看過一個專跑外送的yt,就是在用胖迪跑外送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