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分:
綠牌: 0-50cc,含「外勞電動車」,最大時速不得超過35kmh,可改裝使其超過35kmh但必須重新驗車及掛領白牌。相關法規照舊。
白牌: 51-125cc,免待轉,可行駛快車道及高架橋,不可行駛紅盾快速道路及梅花國道,其餘照舊。這是因為大部分白牌125都是買菜車,連新迪爵要維持90都有些吃力,更別說阿桑的破車了,上去別說超車,連不當龜車都難。也因為這些人,JetSL及6代戰車主不好意思要犧牲了。
黃牌: 126-500cc,可選停汽機車格,不可上國道(有點不合理,應該可以改),其餘照舊。降到500cc單純是因為大部分車廠分界都是500cc或400cc。沒人用550這麼奇怪的數字。
紅牌: 500+,全比照汽車,可行駛國道,但僅可停汽車格。這次又要犧牲一下忍者、CBR等車主,因為就是有Can-am, Goldwing, Harley davidson存在,真的很難保障所有人停車權。
駕照分:
綠牌照舊
白牌免考待轉,加考S行繞錐及禮讓行人。
黃牌比照現行大型重機,考到後會發一張「升級小卡」。
紅牌為黃牌之「升級小卡」累計里程達10,000公里時可直接向監理所辦理駕照升級。
大家覺得我的想法怎麼樣?
50.5cc 領什麼牌?
125.5cc 領什麼牌?
不是吹毛求疵,而是
所有車子排氣量幾乎沒有一台是整數的
再來
你的黃牌 126-500cc 有沒有包含 500cc?
你的紅牌 500+ 有沒有包含 500cc?
你的黃紅牌都有 500 呀
YD799 wrote:
可行駛快車道及高架橋,不可行駛紅盾快速道路及梅花國道
你指的高架橋應是指普通道路,而非快速道路
因為你後面特地指出不可行駛快速道路
那可行駛「非快速道路的高架橋」... 本來每台都可以啊
為什麼要強調出來高架橋三個字呢?
還有快車道,只要沒劃記「禁行機車」的所有快車道
本來每台都可以騎啊
那又不是汽車或大型重機專屬,那算是混合車道
為什麼要強調出來快車道三個字呢?
綠牌就不能上高快速道路就好了
管人家限速,一般道路限速目前最高70
綠牌不會經過嗎?人家不能騎個70跟上車流嗎?一定要跟主車流有著35的速差,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
白牌以上就直接都是黃牌或是紅牌就好了,請問這樣分有什麼意義?為了分能不能上高速?覺得性能不夠上高速?我還不想說以台灣的速度習慣,125都要可以上高速了,又沒開到多快,真的110、120的根本不是多數
但是我不會讓125上高速,考量到高速公路的性質是長途移動的特性,不符合速可達們的使用性質,白牌上限會設定到175-200,一來避免一般短程通勤車擠上國道,二來可以讓車廠重新設計適合走高快速道路的車子
不管什麼牌機車通通都是停機車格!對沒錯全部!並且嚴格規定機車的大小,不讓某些地方出現機車格過小的情況,然後新增規定,車輛超過機車格過多之車輛,可停汽車格,根本沒必要為了大型巡航車,而讓大家跟他一起停汽車格
最後最重要的!鑽車行為立法,明確規定其行為準則,比照排隊說真的太智障,大概只有台灣會覺得這種交通部便宜行事的做法是對的,然後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民主國家,卻覺得大家都要一樣,我懷疑你根本中共間諜,大概只有共產思想才會覺得大家都該一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