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邊 好處大概就是 減少重量、好拆卸輪匡兩邊就是反過來 重量、拆卸輪匡變比較麻煩至於中(側)避震 兩種不同配置我沒有同時騎過我也不能講他有啥差異只是兩種引擎固定方式不同差異在PTM的底部高度會明顯受承載重量影響高低(例如雙載,就會變很低)因此容易說上下坡道撞到底部走傳統傳動、空濾設計只有避震變成偏心置單避震 的就比較沒這問題,雙載影響的底殼高度很小
一般速克達車整個引擎+傳動+空濾,重兮兮尾大不掉的和後輪鎖在一起,這跟我觀念中的「單搖臂懸吊」好像有點差距⋯?!不過當然啦,單從外觀看起來的確也是可以算是某種單搖臂啦~不過話說回來的確要替光陽說句公道話~撇除價錢的因素考慮不說,KRV採固鎖引擎大概是國產小車唯一真的算是有在後懸吊結構下點工夫的吧⋯
以這兩台的話主要還是簧下重量的差異 KRV的固鎖式引擎可以把後懸吊整體質量降到最小 後輪作動就能快速 提升懸吊性能 不過要另一組皮帶傳動就是另一筆一般說來CVT的傳動箱是由大型的方管鋁合金結構組成 隨便的125剛性都好過以前的RC30時代的單搖臂 所以傳統CVT速克達做雙搖臂比較像是想省單槍所需的結構補強成本 像是T媽那樣分離搖臂就比較有意義
樓主可能 你先要搞清楚 : 台灣速克達機車? 什麼是 [後輪單搖臂] ?以下多種 國民車 平價車, 都是 [後輪單搖臂]many 110 = [後輪單搖臂]gp 125 = [後輪單搖臂]SYM vivo 125 = [後輪單搖臂]yamaha cuxi 100 = [後輪單搖臂]suzuki address 125 = [後輪單搖臂]
基本上三陽 mmbcu 158 仍然是一台 [傳統速克達], 只是 修改避震器 位置而已,把上面那些種類的機車都叫 [單搖臂] ???後面1隻避震器 位置 ==> 由後方左側 單直立, 改成中央 側橫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