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自吳清源董事長接任以來勵精圖治頗有超越光陽的勢頭,引起各方人馬的側目。個人對這兩家公司有小小的看法,就當嗑牙閑話
三陽的老闆 :沈穩、務實、老謀深算的經營者:產品的開發皆以市場為導向。吳董不為電動車的風潮所動而躁進,不濫投公司的資源在無競爭力、目前無法獲利的產品上,其眼光令人激賞。
吳董知道台廠在檔車的技術上無法與日系廠商競爭,且檔車早就不是市場主流。故把資源集中在速可達及大羊等較有競爭力的產品。這是策略上的成功。另外,目前電動車有續航力、充(換)電模式、收費價錢上的問題,尚無法成為主流,在市場性不佳的情況下,過早推出電動車產品及建制換電系統會導致虧損,所以三陽在電動車上按兵不動,不急於推出是正確的作法!個人相信衝太快的光陽在電動車及換電系統上的經營肯定是虧損狀態!若電動車要再經一段時間後才能漸漸成為主流,過早推出產品會導致銷售不佳而造成虧損,連續多年的虧損對公司絕對會元氣大傷。
光陽的老闆:年輕、有活力、有野心追求技術突破有作為的經營者:個人認為光陽的造車工藝、設計在三陽之上,但老闆過於年輕,對技術的開發有執著與熱情。不過在經營策略與眼光大大不如三陽老闆!首先,光陽不應該把資源投注在大型重機檔車上,另外,三輪摩托車是極為小眾的市場。還有光陽把資源投注到電動檔車及過早推出電動車,都是非常錯誤的經營策略!光陽應該把資源投入獲利好的高階125、150及價格親民的黃牌羊、紅牌羊的開發!三陽在高階速可達賺的盆滿缽滿,未知光陽老闆是否覺悟到自己走錯方向。
這兩家公司彼此競爭對消費者是有利的,但個人期待他們能更精進品質、更好看更有質感的設計、更親民的價格、更好的服務,能如日系、義系車廠在世界上攻城掠地,為台灣品牌創造佳話。
三陽要翻身走的路線當然是強化有銷售量的車種
不過光陽主流車都死不換殼終於也撐不下去了
現在開始啟動一季一換殼~ 今年光陽的車應該會超優惠, 守住銷售冠軍連霸~
SPITFIRE02 wrote:
還有光陽把資源投注到電動檔車及過早推出電動車,都是非常錯誤的經營策略!光陽應該把資源投入獲利好的高階125、150及價格親民的黃牌羊、紅牌羊的開發!三陽在高階速可達賺的盆滿缽滿,未知光陽老闆是否覺悟到自己走錯方向。
別忘了政策走向「中華民國在2040年台灣停售燃油汽機車」
客觀看光陽並沒有過早推出電動車
而是未來的政策對燃油速克達造成重大影響
燃油引擎技術再怎麼強
2040年無法再銷售燃油機車
光陽趁早對電動車進行研發 早日追上 GOGORO 有何不可?
我推測禁售燃油機車上路前10年
日商Y牌、S牌將逐漸放棄台灣市場 重心可能轉往東南亞 ...
看Y、宏佳牌都與Gogoro合作推電動車 ... 完全沒有獨創性了
「行政院經濟部工業局於2018年1月宣佈投入40億元經費建置3,310座電動機車充換電站,其中佔九成的換電站將以Gogoro的電池交換站規格作為公版」
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46923
https://udn.com/news/story/122735/620445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