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因為大多車主都因為下列原因而變煙冒很多的車
1.短程行駛
50cc較常見,因為1990-2003年左右只有2.9-3.5萬元左右,故短程用途者自然會買
因為短程加上低速行駛,觸媒溫度不夠無法作用,久了之後沒燒掉的機油自然積在管內
最後觸媒被淹沒完全失效
對策:行駛20分鐘以上 ,速度騎60以上讓排氣管溫度高到淹沒觸媒燒乾後,讓觸媒因高溫再度反應
2.機油泵油封老化,機油從油封滲漏到曲軸箱內
兩陽車款機油泵因軸直接連到曲軸,油封老化後機油滲漏量驚人
有時多到曲軸整個泡在機油中,鈴木和YAMAHA車款機油泵因為沒有直接接到曲軸
故機油漏進曲軸箱相比少很多
對策:兩陽車款機油泵油封更換或是機油泵更換
3.汽缸使用久了,排氣口跟活塞積碳,活塞環磨損,造成污染變多,觸媒無法處理這麼多
排氣檢驗數據變差,
對策:換缸或搪缸,但一般都是撐到不能撐再處理
4.最後使用年限長後排氣管多少會有破洞,維修時因為價格就換成副廠管
對策:可以的話目前FB上偶而有副廠觸媒管,或是殺肉店弄觸媒管,但可遇而不可求
有觸媒管可以輕鬆過三期環保標準,甚至六-七期使用中標準也有可能
大體上問題點就這些
觸媒有無動作看排氣檢驗CO2部份,有觸媒大都能破11以上
排氣溫度會高到燙手,且排氣無味道
無觸媒的話最多能做到熱車後拉轉無煙,但有機油臭味,只是要近到排氣口才聞的出
下圖皆為同輛車,同原廠排氣管的數據
2017之前是前幾任車主的行駛狀況
2017-2019年是我購入後舊汽缸加上觸媒有作用下的數據,汽缸積碳多,但因為極速還有70
所以沒急著處理
2020-2021 換新汽缸後的排氣檢驗數據,當然化油器也有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