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者觀點)二行程化油器速克達通勤環保注意要點

自1993二期環保後,許多二行程車款加裝觸媒已因應環保法規
但後來因為大多車主都因為下列原因而變煙冒很多的車
1.短程行駛
50cc較常見,因為1990-2003年左右只有2.9-3.5萬元左右,故短程用途者自然會買
因為短程加上低速行駛,觸媒溫度不夠無法作用,久了之後沒燒掉的機油自然積在管內
最後觸媒被淹沒完全失效

對策:行駛20分鐘以上 ,速度騎60以上讓排氣管溫度高到淹沒觸媒燒乾後,讓觸媒因高溫再度反應
2.機油泵油封老化,機油從油封滲漏到曲軸箱內
兩陽車款機油泵因軸直接連到曲軸,油封老化後機油滲漏量驚人
有時多到曲軸整個泡在機油中,鈴木和YAMAHA車款機油泵因為沒有直接接到曲軸
故機油漏進曲軸箱相比少很多
對策:兩陽車款機油泵油封更換或是機油泵更換
3.汽缸使用久了,排氣口跟活塞積碳,活塞環磨損,造成污染變多,觸媒無法處理這麼多
排氣檢驗數據變差,
對策:換缸或搪缸,但一般都是撐到不能撐再處理
4.最後使用年限長後排氣管多少會有破洞,維修時因為價格就換成副廠管
對策:可以的話目前FB上偶而有副廠觸媒管,或是殺肉店弄觸媒管,但可遇而不可求
有觸媒管可以輕鬆過三期環保標準,甚至六-七期使用中標準也有可能
大體上問題點就這些
觸媒有無動作看排氣檢驗CO2部份,有觸媒大都能破11以上
排氣溫度會高到燙手,且排氣無味道
無觸媒的話最多能做到熱車後拉轉無煙,但有機油臭味,只是要近到排氣口才聞的出
下圖皆為同輛車,同原廠排氣管的數據
2017之前是前幾任車主的行駛狀況
2017-2019年是我購入後舊汽缸加上觸媒有作用下的數據,汽缸積碳多,但因為極速還有70
所以沒急著處理
2020-2021 換新汽缸後的排氣檢驗數據,當然化油器也有調整
(通勤者觀點)二行程化油器速克達通勤環保注意要點



(通勤者觀點)二行程化油器速克達通勤環保注意要點
2021-11-14 19:17 發佈
hx135cb750 wrote:
換新汽缸後的排氣檢驗數據,當然化油器也有調整


換缸調整後數據漂亮

如能分享過程方法及數據,可以造福更多車主響應環保。
i hung

他是犧牲性能,提高環保,每台二行程都做得到,只是改後,轉速拉不高

2021-11-15 0:58
i hung wrote:
他是犧牲性能,提高環保,每台二行程都做得到,只是改後,轉速拉不高

沒錯
汽缸下墊片從原廠約0.5mm厚變成0.1mm厚鋁墊片
活塞往上0.4mm,壓縮比變高
但排氣時間延後,掃氣口也變小,動力下降,轉速也拉不高,極速從原本70變65左右

半年前此車改換光陽KY3 Going 50中古39mm原廠缸
積碳已清,汽缸下墊片從原廠0.5mm變成1.0mm
下個月排氣檢驗時看看有原廠觸媒下,HC變多少
hx135cb750 wrote:
自1993二期環保後...(恕刪)
站在環保角度來看 還是淘汰2行程機車比較環保,
但 如果站在 法規角度來看 ,樓主 修復方法 可以接受,調到2位數字內 2x,我的4行程機車 驗出來的數值 比你高 45 hc
wonderzero2 wrote:
站在環保角度來看 還(恕刪)
製造一台新機車要花多少材料?要花多少電力?只為了省那一咪咪環保數字,一台柴油貨車噴的煙就抵幾百台二行程,除非汙染超過標準,不然舊車繼續騎最環保,買新車買低廢氣量,環保署交代了空汙降低了,車廠賺到賣了車,可是都是由我的口袋掏出的錢來成就各方?二行程到現在也不足100萬台,空汙有比500萬台二行程還在時低嗎?
wonderzero2 wrote:
站在環保角度來看 還是淘汰2行程機車比較環保

以使用成本來說,90/100cc比四行程125划算
因為不用受限汽門,內鏈問題
這也就是為何偶見台北還有人騎大兜風100通勤
動力不輸125,換/搪缸費用低
wonderzero2 wrote:
但 如果站在 法規角度來看 ,樓主 修復方法 可以接受,調到2位數字內 2x,我的4行程機車 驗出來的數值 比你高 45 hc

我只是拿來實驗而已,順便驗證理論
i hung wrote:
除非汙染超過標準,不然舊車繼續騎最環保

反正換噴射車的人,到時遇到熄火問題就被坑殺大保養....
鼓勵換車,車廠,零件供應商,車行三贏
i hung wrote:
製造一台新機車要花多..可是都是由我的口袋掏出的錢來成就各方?二行程到現在也不足100萬台,空汙有比500萬台二行程還在時低嗎?.(恕刪)

1.首先 由我的口袋掏出的錢來成就各方?
這是不可能的事

2.二行程到現在也不足100萬台,空汙有比500萬台二行程還在時低嗎?
我們沒有500萬台二行程統計資料,我們現有 資料是 二行程100萬台污染2.5%等於4行程全部機車總和2.5% 合計5%,至於資料如何來請問環保局

3.國內一、二期柴油車依環保署資料是8.8萬輛,但現在的政策就是2020年一二期柴油車想要正常行駛,就要通過四期環保(第三級自主管理標章),
(在2018年7月16日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蔡鴻德的專訪中,
處長說太快實行將導致貨車數量不足,將延到2023年實施)
這條規則太厲害了,那天 房子也是可以這樣用,要求清朝的房子必須符合 現代耐震係數

4.我沒有反對 2行程機車不能修歐,那天政府說要用 7期檢驗標準驗 全部的機車,我們也沒有辦法
i hung

你買新車,錢是別人幫你出?

2021-11-17 9:15
i hung wrote:
他是犧牲性能,提高環保,每台二行程都做得到,只是改後,轉速拉不高

今年度驗車是用光陽中古原廠缸,清除活塞,和排氣口積碳,下墊片比原廠厚0.5mm,掃氣孔全開
理論上比原廠進氣量大

明年度打算換副廠43mm加大汽缸看看差多少
i hung

進氣快,排氣也快,壓縮比也變低,可能扭力變大,馬力變小,極速變多少?

2022-03-23 14:52
i hung

其實下墊墊高,上墊就要變薄,這樣壓縮比才不會差太多

2022-03-23 14:59
i hung wrote:
進氣快,排氣也快,壓縮比也變低,可能扭力變大,馬力變小,極速變多少?

幾乎沒變,因為上墊片沒變薄0.5mm,壓縮比下降
且,汽缸是中古的沒去搪,最大扭力轉速變高
最高扭力是比較有變大一點點
i hung wrote:
其實下墊墊高,上墊就要變薄,這樣壓縮比才不會差太多

對,理論上下面墊高0.5mm,上面也應該變薄0.5mm,壓縮比才不會變
這次我上墊片沒用鋁罐做的墊片
還是維持原廠厚度,這樣比較放心60以上巡航
wonderzero2 wrote:
1.首先 由我的口袋(恕刪)

柴油車的汙染和二行程機車比較其實差很多 使用環境不同 不能只用車輛數量看
機車 二行程機車 大部分是50cc 平均一年行駛里程數約3000~5000km
柴油大貨車 10000cc 超過一萬cc快要兩萬cc的也有 平均一年行駛公里數10萬公里~20萬公里都有

柴油大貨車排氣量是二行程機車100倍以上~200倍 年行駛里程約20~60倍
柴油大貨車年耗油量會是二行程機車100倍以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