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KRV或DRG這類車型後尾都設計的很空,無法載重?

看KRV或是DRG尾巴都有很刁空的感覺,導致車廂太小,但是偏偏台灣白牌速可達又很注重車廂大小相信車廠不可能不知道,個人猜測是不是因為都是用中置避震緣故,導致能承受重量有限所以設計比較輕比較薄,但外觀也較醜,另一個可能行進中因為單槍關係所以上下的晃動加大所以原廠保留一定容許間隙空間,避免車廂底殼與後輪上方其他機件直接碰觸,不然為何弄個很空的空間還不如加大馬桶來的實用,挺多再加個不是太硬的避震房觸底不就好了,就算省成本也可預留鎖點增加改裝空間
這樣看起來還是彪虎200的避震系統六連杆比較穩定一點,至少敢在後面車廂設計稍大一點,後尾刁空也不會太大
如果前面推論成立是否代表著後座不能載太重,裝後車箱長期下來說不定也有疑慮?
如此 個人覺得 還是原本兩個避震+一個大車廂 還是比單槍來的實用 只是運動性能 稍微差一些些而已,況且兩槍改裝空間也較大。
2020-12-08 17:02 發佈
幫 樓主 補充:

也包括
YAMAHA 的 Force 155, 和 S-max155
DRG
KRV

小魯R150
R15
MT15
.......
a778875799 wrote:
看KRV或是DRG尾...(恕刪)

彪虎200好看?
就一台速可達而已是要載多重?
會覺得空是因為後輪太小
看看中置避震, 17吋後輪的檔車, 還會覺得空嗎?
a778875799 wrote:
看KRV或是DRG尾(恕刪)

想要有速度自然就不能載重太多
設計的很空,主要是影響置物箱空間

後尾載重的因素在於骨架與避震設計
有鋼骨的地方就能載重

要想平時舒適,必要時能載重,
換個可調式避震吧
CIF wrote:
就一台速可達而已是要載多重?


你是不是沒看過騎100cc雙載超過200公斤的?
你說對一半,
看這圖你就知道
使用同樣行程避震器的效率好多少


然後其他就是你想太多
造型優先而已
首先,他們是定位運動速可達,DRG更是強調50:50前後配重,整車濕重135而已,比S妹、Force等強調跑旅的速可達輕了不少(獨立搖臂的KRV則達到134kg),帶來的就是KRV出來之前各大媒體追捧的操控性能與靈活,這種車為了配重車廂就是不大,能裝一頂全罩就要偷笑了,同樣定位運動速可達車廂其實都差不多的,畢竟是讓你拿來運動的不是讓你拿來"旅"的,至於真的要休旅大空間,抱歉已經被你們消費者自己否定掉囉,RV180、漢堡人200、nikita200這些一堆人沒聽過的冷門車款;NMAX可能是目前最稱得上"跑旅"的車款,比胖虎還適合,胖虎我個人覺得是更偏向"跑"的部分,用排氣量更大的引擎來帶動較重的車體,相對油耗也較差,整車空間配置也很尷尬,平台那麼小不如做龍骨,一定比現在有平台得更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