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公司一個不太搞電車,一個電車搞不出名堂
油車還能賣的只剩下複刻版跟追隨版
感覺在各大版開始很努力的發文,談什麼都先叫大家參考這兩個品牌再說
連好不容易孵出來的TL500也只是人家十幾年前的設計
辦個試乘~只看到大家試乘TL就吱吱嗚嗚,試乘TMAX就難掩興奮
我預測接下來會發生幾件事:
1.各大論壇各大版推薦兩陽的"網友"會變多
2.打電動車開始不分品牌
3.兩陽業配開始透明化
4.國外品牌新車會被砲的很慘
5.車評介紹兩陽永遠都是有在進步,進步在看不到的地方
我覺得一些玩車超過20年的車友,一定都能分辨國內跟國外廠質感上的差別
一邊是50年以上"研發"經驗,一邊是50年以上"生產"經驗
在沒有國外市場支撐的情況下,只靠國內幾個媒體不知還能撐多久
網紅更不用說,完全利益導向順便推自己的商品,敢老實說的有幾個???
每次遇到進口車就來個極限測試,國產車就繞個場環個島只會說有在進步
gogoro也差不多,短期內還有售價優勢~如果進口電車也降價,說不定消失的更快
我是不會再考慮國內油車品牌了~未來買車給小孩也是
當然他要自己出錢買車養車就隨他,讓他自己判斷就好
一家公司以獲利為主很正常,但只想獲利就不太正常
台灣廠不知何時才有自己的科技樹,不然一直對比人家舊產品也不是辦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