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ZR 150,算是國產造車史中,數一數二的斐然
V型雙缸,是那個,禁止150cc以上進口車時代,多少人的魂牽夢引...

這台車,不只是YAMAHA新世紀Genesis的嘔心瀝血,更是對整個台灣機車修護,深深的期望...
但是30年後今日的流言,十萬才開始,雙缸碎鈔機,被修壞不是被騎壞
相比之下,不勝唏噓
正確的查修保養下,她也只是一台,要換機油空濾油濾的車

當時DM文宣這麼寫著...
高度進化的的科技,其使用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而機車的高性能化,其目標又是什麼呢?
這些問題都只一種答案,那就是FZR 150。它是YAMAHA技術能力的結晶。
也就是4行程V型雙缸引擎,由製造素材到細部結構,都顯現出無與倫比的超高品質。
多項的高科技表現,使FZR 150能夠做高層次的騎乘技巧,給予其是最大的其繩樂趣。
這些特性的實現與完全歸功於[GENESIS]的理念。總結[創世紀]理念的最終目的,
便是使人與車之間的配合更為密切,FZR 150具有世界級的品質,
也意味著它具有超級跑車的最卓越騎乘樂趣。

這顆1994出廠的引擎,在25年的穩定運行後,
依然能跑,加速跟當年風火輪測試的數據相差無異
但稍稍的漏油,汽門漏氣,微微的吃機油
是時候重新整備,面對下一個25年了...
下文,是完整記錄,一個DIY者去拆FZR引擎,會遇到的一些事
她沒那麼簡單,卻也很容易。做,就對了。
拆下油箱&空濾盒,映入眼簾是Mikuni BDS26 化油器
台灣罕見的下吸式化油器
汽缸75cc容積即對應26口徑
加速泵浦,反應更靈敏
溫控空氣補償
即使是現在看來,仍頗為豪華
全心全意做一台車,就是如此吧...
浪漫是建築在浪費之上
還有個說法,FZR涉水能力其實很強
畢竟進氣口的位置在油箱的高度


拆光光

引擎外觀一覽
很多人引擎重噴,YAMAHA飾蓋的橡皮圈,都直接蓋漆過去
原廠是會有一圈黑色的~

二期車才增加的油冷系統,聊勝于無

雖然大致漂亮,但總有歲月的痕跡

發電線圈橡皮老化 滲漏

整個底部被染成黑色了,整流罩底下也都是油漬

在車上先把氣缸拆掉,減重,比較好下引擎
不知為何,機油拍起來是綠色的,頗像水箱精

原廠的 波司曲軸(Bushing Bearing),連桿是乳白色

活塞裙磨耗狀況,指觸是光滑面

騎車溫馴,積碳嚴重
看來,這種車,還是要偶爾拉筋一下


缸壁磨損情況,其實都不嚴重,但是高轉就是會微冒煙
驗排氣HC也只能在800-1000徘徊

出廠的搪線依然清晰可見,皆無大刮痕,手摸皆為光亮面

全部線組,冷排都拆解,底部放千斤頂,慢慢降下取出

引擎下座整體

施工現場照

在動工之前,有先拆開備料引擎當作練習...

備料引擎,曲軸已經改成滾針
原車上舊的十字螺絲,要拿衝擊起子敲下,一般螺絲起子去轉肯定滑牙

原廠曲軸Vs滾針曲軸
其實原廠曲軸,只要機油壓力正常下,波司理論上受力可以更大,
且運作更精密,輕量,轉動慣量小,反應更靈活
但是靠的就是,平時機油濾心勤換,機油幫浦,主軸油封的正常
疏漏掉其中一項,燒波司,出怪手,時有耳聞
改滾針,運作的精緻度其實普普
波司曲軸靠的是油膜在中間支撐潤滑,操作上比一般滾針,有更多的切忌,
高檔低轉硬拖,低檔高轉不補油大檔煞,曲軸磨損會比較大
FZR原廠戰斧曲軸,液壓軸承
最早源自SRV250的嬉皮設定,大幅修改,變得跑格高轉化
FZR 曲軸設計由來&特性解說
原廠曲軸跟滾針的大端明顯有差,滾針曲軸也有做熱處理,為深黑色

功臣身退的活塞,45mm直徑,原廠凸頂,看了就很熱血

1992 5月 JCC製造

另一顆1993 11月

3KW字樣

研究完成後,開始分解歸類

CASE之外的零件 排排站好



活塞寫真


汽缸壁其實還蠻漂亮的 幾乎沒有磨損

平常換機油 1500~2000換一次,機油濾心隔次換油更換


這台車三年多,12000KM,加上前手的里程數,
保守估計至少也運作了5萬公里至少

汽門漏氣也是這次維修的重點

氣密測試,漏

排氣漏的更誇張

可能是卡積碳

也可能是機械磨損

包包 拿去搪缸廠

豪邁真的能載,一個下座CASE+四顆汽缸

都是老師傅,手路不錯
可惜的是,原本要保留的波司曲軸,只要求換陪林,留過夜
結果還是被重作成滾針,雖然有配重,不麻,但心裡還是非常不爽


拆的時候有螺絲斷牙在裡面,順便處理掉

被霸王硬上弓的原廠曲軸...


但配重的方式很加分,並不是採取大端側鑽孔的方式偷輕,而是打鎢鋼方式
整體結構是沒變動的,但是重量會增加

被霸王硬上弓的原廠曲軸...
但配重的方式很加分,並不是採取大端側鑽孔的方式偷輕,
而是在配重塊上鑽孔,打入鎢鋼配重塊的方式
整體結構強度是沒變動的,但缺點是重量會增加更多

順道去配引擎油封O環

部分O環改用耐熱矽膠,能配Viton是最好的

繞去附近的軸承行

各廠牌 各式軸承

陶瓷精密軸承,貴貴
不知道主軸裝這種會發生啥事

跑第二間油封行,配到Viton耐熱材質油封

一趟下來的戰利品

常常會有人爭SKF NSK的優劣,
NSK 大部分都是日製的
SKF 要看,現在大部分是中國製
工業包裝一條條的,較容易從東南亞出產
德國出產的,其實我到現在還沒看過
如果真的要德製,可以考慮FAG

主軸油封,特規品,如果失效,油壓一但失壓,波司的壽命就馬上倒數計時
山葉零件號碼93101-14817 NTK 6515 20 SCY 14 25 5.5

油壓不足,波司軸承會怎樣呢,這邊就是一組樣品...

軸瓦 消失了

台灣SDA製品,Viton材質SC型油封,合不合用,好不好用,我自己當白老鼠吧...

配螺絲,引擎腹內+外觀全更換

FZR主軸特規軸承,6306/32

至於C3 C5 CN間隙 自己去斟酌吧
鋼鐵升溫一度C,1公尺大約膨脹1條(0.01mm)
30MM內徑 最高溫105度的話,標準溫度25
100-25=80
0.03*80=2.4條
所以6306曲軸軸承,FZR原廠設計使用6306/32 C4 YA1
但是CN C3間隙公差也有交疊,所以說,看個人選擇
我是使用C3軸承


挖除不必要的膠蓋

另一缸,積碳嚴重的汽門

電鑽+手工具 慢慢除

Before

After

其實新汽門還買的到,只是,窮學生,隨意土砲維修囉


比較一下


汽門研磨
汽門本體一不小心 磨得太Over了

不管了 沿用,其實這時候應該就要認命買支新的了


雙缸4汽門,金鋼沙研磨好,氣密完全 不漏

簡單刮除積碳

先拿備料引擎假組看看

看汽缸平面,壓制帶粗估,確保不會撞到

使用迅光52MM平頂活塞,壓縮比幾乎同原廠

下死點活塞距離還有3mm左右,汽缸頸已車
如果是原廠活塞,可是會跑出缸套的

這組是給備料引擎換上的,大陸XV250汽缸

49mm活塞,且表面有怪怪的灰色塗層

迅光52mm XV250 原廠

比較

同基準面下高度

清洗CASE

全部清洗乾淨+螺絲孔順牙

噴漆遮蔽作業

噴漆


上三層即可

躺在屋頂休息 等漆乾 chill?

最後上透明漆

撕除遮蔽


這只是用3N耐熱噴罐,有點後悔
應該去買用空壓機噴的耐熱漆才對


原廠CASE飾蓋裡面,正統沒褪色的泰坦神灰

比較,原漆含珍珠粉,blink blink


跑去材料行叫料

機油濾心 氣門蓋 機油視窗

YAMAHA改新料袋了
接觸FZR到現在,也等於是碰過三次疊代更新

台灣山葉成立~94
電腦化94~18
18年後國際通用
有錯誤請指正


曲軸拿去冰箱冰,曲軸箱加熱

原本要使用冷熱法裝配,連桿卡住失敗,使用工具拉進去

組裝時間,照手冊一步一步來

鹹酥雞配引擎,絕配
然後就悲劇了,前齒盤油封裝壞...
好像還是不能過太爽


前齒油封裝配失敗,挖出時唇面有損傷到
隔一天又跑去買油封。
心中小惡魔作祟

原本正常沒要換的油封 也全買了
然後直接跑到緯林 SKF經銷商,保證正貨
全車SKF+NSK合作


FZR引擎軸承一覽:
曲軸
6306 C3 X1
6306/32 C4 X1
齒輪箱
6003 x1
6004 x1
6205 x1
6305 x1
莫名的滿足感
修車人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 無華 且枯燥
在承德路上心花怒放的燦笑


01傳統
疊疊樂 

中場休息,氣道來清潔一下,都是積碳

砂布輪跑過

砂紙拋光

青土稍微拋光

汽門油封更新,之前高轉會吃機油,多少受這個失效油封影響

汽缸頭組立完成,同時直接調好汽門間隙,最輕鬆


最大顆的6306,拔到懷疑人生,手掌還被取出器夾到,爆血
DIY修車喔... 車主不血祭一下,車是不會順利修成的...

清爽 SKF化

明明都是6003軸承,設計不一樣,有趣

ITALY義大利製,小確幸

離合器好好放,配合轉速去控制油門,追求騎到沒有頓挫,像CVT
騎了這麼久之後
離合器Outer 澳打,摩擦片產生的壓痕還不到0.3mm

騎檔車,只要求,順
起步順,換檔順,降檔順,再補油順
最後,無離合升降也順,像CVT一樣
然後不要大油門重拖引擎&曲軸
最少的機件磨耗,最大的壽命
健康的 曲軸 澳打 離合器片 變速齒 前後齒盤 鏈條 減震橡膠
檔車,基本上很難壞

用銼刀打磨修平

日本DENSO電盤
備料引擎上的電盤是輕量化的,車掉大部分飛輪重量,保留磁鐵

輕量不少,有助於引擎反應,裝上

輕量電盤,去彌補滾針曲軸&加大活塞所增加的慣性

最後測一下 我們來探討,單活塞重量的差異
原廠Jcc活塞

66.41g

積碳刮除前大約66.73g
厚厚的積碳重量=0.3g

活塞銷
19.63

副廠正道活塞 (+0.50)
看來即使是修復性搪缸,重量就差很多了,反應也有差,如果副廠活塞比較重...

71.24g

活塞銷
20.08g

搪缸廠 迅光52mm活塞

第一顆80.41g

第二顆80.47g
誤差0.06g內,品質OK

活塞銷20.70g

總重(52mm迅光活塞)

總重(Jcc原廠活塞)
101.1g Vs. 86g,一缸多了將近15g重量

總結一下:
原廠 : 66.41+19.63=86.04g
副廠+0.5 : 71.24+20.08=91.32g (+5.28g)
迅光52mm : 80.41+20.70=101.11g (+15.07g)
150CC搪成200CC,曲軸上重量就加了30g,還不含滾針的加重
組立引擎
中心使用薄薄的墊片膠即可

從樓上牽下來的吹氣槍,吹掉灰塵&順牙的鐵屑

聽口令,上汽缸

上死點,幾乎貼合,使用薄墊片

如果使用副廠厚墊片,活塞會再更下面些,影片中有測量數據

三片式汽缸墊片,不容易漏氣,忘記叫搪缸廠一起加工,只能用小蜜蜂手工挖大
不要學,以後也不會再犯這種錯誤


汽門搖臂蓋更新

組立完成

汽缸減震墊,浸泡泡橡膠復活劑
其實已經硬化了,只求完整性

重新安裝

完成


油嘴加大對應,過鹹水的喔
主97.5 -> 102.5
副12.5 -> 17.5

為什麼FZR都是被修壞的?
那個大家都還在摸索的時代,各種現在看起來的荒唐事
謠言後缸是平衡缸,搪缸只搪一缸...改缸後油嘴沒配合加大...
不懂的正確對正時...雙缸平衡...定期換油濾...機油只加1000cc...
太多了.....
我的備料引擎,前後缸的大小就是不一樣的
現在能修的這麼順遂,也要感謝網路發達,前人開路

混合比螺絲O環更新,氣密回復,原本的都扁掉了


準備組裝,終於要告一段落了
魔術大車架

準備上車

兩個人慢慢把引擎扛上去,鎖好螺絲

加入磨合油
Mobil 1 88元礦物油+氮化硼

發車

出去繞繞

試車完畢,檔位 離合 動力 正常,慢慢磨合完畢

最新的時候 拍照紀念一下
想想1994出廠也是如此
1997的我那時根本還沒開始游


200Km後 磨合完畢


噴罐真的比較不耐,容易咬髒汙

卸下來的機油

裡面全是閃亮亮的金屬粉末,跟撒亮粉一樣

機油濾心室,也有些髒汙&墊片膠屑屑

才用200Km的濾心,卡滿各種磨合的汙泥

新舊對比

磁石洩油螺絲也黏了不少


清乾淨 更新墊片

重新添加蔓越莓汁,確認油位

重做雙缸平衡

跟室友出去跑跑,人車都爬山

車聚
昔日死對頭,今日惜英雄

發動後的震動約等於原廠波斯。搪缸廠老師傅良好的曲軸重做,培林踩用冷熱裝配法,進排氣拋光拋順,離合器接合處修整拋光,各機件磨耗測量,比照手冊的組裝方法,一並使用氮化硼組裝油,一切的微不足道成就大美。
繼續奔馳在路上吧,下一個25年
一顆93年的引擎,97年的男孩,在2015邂逅,2019交織,啼響著下個世紀的繼續。
其實從2015年到現在,網路上關於老車的資料也漸漸少了,無名關站,Yahoo部落格,東吳機研也不知道啥時會消失
當這些玩車心得 資料不全的時候,會讓剛入坑的新手無所適從,造成斷層。
我覺得玩老車的人,也有一部分使命,是為這個文化續命,
多分享文章多交流,提點新人,促進這個日益漸縮的圈子,不會成為曾經的歷史。
有一句話說,保存相片最好的方式是相片
而網路上的資料,沒了就是沒了,消失的無從考究
人類之所以繁榮,是因為有了老師這個職業,知識文化得以傳承。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一起為台灣車圈努力吧!
以下是影片紀錄,詳細的維修工法步驟都在裡面~
時間很長,找個有空的時間再來看吧!
全文完
這是小弟的Instagram,平常修車&瑣碎小事都會發佈在這,歡迎提問~
如果可以,像輻射一般,反應只在那一瞬間,一剎那,影響卻是永遠
不管是當下被影響,在心中留下那未滅的火
又或多少年的爾後,無意踏入這裡,被那殘存的默默影響,而燃起對車的熱愛...

零件來源:
| 材料行 | 只要現在還沒斷料的,一般機車材料行皆能叫到料 |
| 螺絲行 | 找附近可以接受零售的店家or網路上買 |
| 油封&軸承行 |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打鐵街附近,有數十家可自行尋找 |
| 特工 | 網路購買,這次拆引擎使用的特工大約5000-7000元左右 |
空冷VツインのFZR – FZR150のカラー
空冷VツインのFZR – FZR150の年式
虎大FZR相簿
FZR150 全車軸承by奶球,黑糖 貓老爸
FZR零件手冊--圖示.料號對照圖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