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討論]光陽還有錢可以燒?


最近機車界最大新聞就是三陽機車和中油聯盟,電動機車變成三國時代。

三陽應該很清楚開發自己的電力系統燒的錢是天價,目前連GGR都還在虧損(充電站的基礎設施),所以才想到和中油合作。

這下問題來了,GGR好像已經燒了將近100億以上,光陽上次不知道看哪一則新聞是說光陽預計要燒20億,20億可以搞定嗎?

除了建置費用還有研;發售後服務;電池維護系統等等,光陽靠傳統油車扛得起電動機車的開銷嗎?

總覺得光陽的2條路。

第一條路:最後妥協接受中油的規格,降低自己得成本放棄ionex(變成推到國外)

第二條路:錢燒完影響本業,收掉88。

20億不知道可以燒多久? 又專家可以解說一下光陽的電動車策略嗎?總覺得這個品牌要消失很快!!!

大家怎麼看光陽自己燒錢推 ionx ?

很多要投電動車的早都投GGR了,光陽會燒光還是挺得過???

大家怎麼看?
2018-11-22 11:2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光陽
跟經銷商把應收貨款提早個幾天~
錢就出來啦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雖然不是這方面的內行,但若觀察,倘若是在現有的基礎上製作,應不致什麼也玩不出來,GGR花那麼多,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從零開始,而且需要建置實體電站,硬體開銷之外,還有很多軟體面需要"打通關節",再說,長年以來政府並不是沒有拿納稅人的錢去支援想開發此能源的業者,這也是為什麼GGR一開始能勢如破竹,因為同樣都有拿補助,為什麼光陽的電動車長那樣、性能這樣,而GGR的車長那樣、性能這樣,一比就差很多,其他業者更不必提了,看起來就像左岸廉價電動"機踏車"一般,完全不同檔次。
但是,光陽畢竟是光陽,雖然我不喜歡光陽,但如果光陽真的想搞,我是不會說光陽搞不起來,一分錢一分貨,我所認識的光陽,你要說他要做出品質非常精良、低出包率的東西或許有難度,但要他做出股東能賺錢的,消費者也能爽騎一段"商品合理壽命時間"的產品,高價的、低價的,我認為光陽是絕對沒問題的,很顯然的例子就是125~150級的通勤車款,光陽的和日系品牌的(葉/鈴),造車理念就完全不同,日系品牌很少在這個區間去著墨性能,但光陽就會故意在這個區間把性能也做出來,因為光陽很清楚,這區間你如果不給性能,年輕人不會買單,啊紅綠燈起步就輸了,不爽啊~既然有性能,外觀潮一點也是合情合理的,這樣銷售量就有了,然後便宜的買菜車也出,不要性能或高配的,他們家的商品也有得選,不會都沒有。
高低配之下,外加長年實體通路銷售的業務反饋以及硬體造車經驗,他們完全知道怎麼賣車、怎麼做車,當然了,電動車肯定有所不同,但不就是馬達和電池嘛,我認為,現階段光陽或許還不到能馬達完全自製的階段,但他們可以用採購的來做到,採購甚至併購,就像蘋果,他們家的東西漸漸快要連最核心零件都完全自製了,初期通過採購,逐步併購,最後完全自主,這是一條路,光陽內部智囊團應不會不知道,但話題總要先炒一下,透過車展展示一下技術,不會像BZ這笨蛋一樣在展覽把D3放生導致股價下跌一樣,然後量產議題先擺一邊。
加上他們不是有什麼麵條系統嗎,這玩意好不好先是其次,但軟體的東西好處就是能在硬體不便的情況下做進化,我認為這些系統,光陽應該會完全整合至他們家自己的車用IoT,這也算是前期的先行投資,所以現在來看,我實在不覺得二三十億光陽做不起來,甚至還有剩,一邊做一邊賣一邊找白老鼠debug,這不就是光陽最擅長的嗎?所以我觀察,這個電動車系統,就光陽而言,除了能源這塊很難自主以外,其他東西要達到完全自製應不成問題,相對的,GGR一開始就擺明是能源公司,不是賣車的、不是賣馬達的,而是賣那個電池,所以說起來,和光陽之間的差異可以說是根本上的不同。
總之,當光陽說要玩這塊的時候,我盡管對這間公司實在是討厭到一個不行,但我知道他們肯定做得起來,什麼都別提,光提高賣這車的利潤和獎勵,然後強制增加加盟、直營店的配給量,就能帶出業績了,人家GGR還辦不到,只能流口水勒!
隱形之刃 wrote:

最近機車界最大新聞...(恕刪)

光陽沒上市,燒自己的錢總是需要考慮更多,但沒花大錢也辦不了大事

GGR負債比太高上不了市、燒融資來的錢當然就大手筆了,大事辦成卻也沒賺錢
看董事會、股東們怎麼想了
兩家公司一個境內資本、一個境外資本的賺法本來就不同

隱形之刃 wrote:
最近機車界最大新聞...(恕刪)


別忘了

還有補助


.
一樣是電車
有人是賣車賺錢
有人是用錢賺錢
兩者的目的性不同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放心啦!
帥董說過, 賣電動機車 是要賺錢的!
沒錢燒大可股票上市

不過你有看過光陽的股票嗎?

你會不會想太多了~ 人家家族資產不知幾千幾百億勒.

隱形之刃 wrote:
最近機車界最大新聞...(恕刪)

有人說GGR的產品是過渡期的產品
那光陽的產品更像是妥協之後的過度又過度的產品

其實以光陽的經驗與資金
要做出一個跟GGR相當的甚至更好的充換系統
絕對非常可以
但是為何
光陽要做出一個讓你覺得好像甚麼都差一點點的半調子系統
電池要大不大、要小不小
車子要快不快、要遠不遠
光陽不是第一天做機車
他們絕對知道這些前因後果
那為何光陽硬要做這個充換電系統
我個人覺得
光陽想做的是共享電池的共享經濟
但是
共享電池真的是未來的解藥
我腦中浮現的問題還真不少
GGR真正的敵人是中油台塑台電這些能源公司,隨便哪間資本額都幾千億營收上兆的,GGR才燒個幾百億要跟這種獨占事業分杯羹?
哪天台電自己出個電池誰都不用玩了,而這些機車廠,就看誰的電池好用就用誰的,大不了就花個幾億改個車骨架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