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家裡那台老老爺車阿帝拉125(目前家人當代步用),車殼大燈部分的鎖點幾乎全爆了,騎起來車殼不斷的有車殼敲撞聲。因為車齡幾乎快到19年了,進入一個換一台也好,但是車子還在挺好騎的狀態。所以就興起了這次鎖點維修計畫,在網路搜尋了一下鎖點的維修菸屁股+快乾、或衛生紙+快乾...等。可是手上的車殼鎖點大都是裂開,然後一部分不見了能不能採用上面的維修方式都是問題。之後突發奇想的乾脆把找個鎖點的替代品,找了找發現用在牆壁的塑膠壁虎的內孔跟原車殼的螺絲差不多。固定的方式採用AB膠,因為想要在微乾時調整位子,避免孔位跑掉。第一個弄好時用螺絲試鎖,發限塑膠壁虎跟AB膠的結合力不夠,塑膠壁虎掉下來了,只好拆掉重來。後來先把塑膠壁虎用粗砂紙先磨過增加表面粗糙,也增加與AB膠的結合力,讓其大於鎖螺絲時的扭力,我也先把塑膠壁虎先用螺絲先鎖過,讓其先產生牙紋,降低後面要重鎖時的扭力。目前算是成功的替代原有的鎖點,車殼也重新裝回服役。外面也看不到醜醜的螺絲8字鐵片補丁。
時機歹歹,省錢才好。


發表文章只是想著分享一下經驗或許有人用的上也說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