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自我感覺良好抓歐洲比
面對現實吧,實際一點,別老是跟先進國家比
實際上台灣連印度都不如
隨便舉個簡單例子
下面是各國強制標配ABS或CBS的時間:
歐洲:2017年,126cc以上須配備ABS, 125cc以下須配備ABS或CBS。
日本:新車2018年10月(現有車2021年10月起),126cc以上須配備ABS, 125cc以下須配備ABS或CBS。
印度:2018年,126cc以上須配備ABS, 125cc以下須配備ABS或CBS。
台灣:2019年,126cc以上須配備ABS, 125cc以下須配備ABS或CBS。

上圖是印度的狀況
可能因為交通太混亂的關係,為了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印度明年就要開始強制標配ABS或CBS了,我們連印度都不如憑什麼跟歐洲比
雖然很多人覺得修正本身的駕駛習慣會比增加這些安全配備更重要、更能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
但畢竟修正駕駛習慣比直接增加這些安全配備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啊!如果修正駕駛習慣這麼簡單的話那路上三寶就不會這麼多了……

而且國外調查也證實,有CBS或ABS系統的車會比傳統煞車的安全性好,既然這樣那為什麼現在普遍的車款都還是使用傳統煞車,有ABS或CBS的機車還是這麼少呢?
雖然強制標配ABS或CBS的確會因為成本增加而使機車的售價跟著變高
但怎麼近幾年也沒看台灣機車增加了什麼配備,125機車價格已經從4 萬多漲到一台6萬多甚至超過8萬了?
先不論規格或是配備跟漲幅成不成正比,如果因為成本考量又或者擔心一下漲的太高消費者不買單無法新增ABS,那起碼也要有CBS吧?
而且我稍微做了一下功課發現在台灣,CBS應該會比ABS來的實用

國外就曾經表示CBS在城市中是有優勢的
而我認為這個優勢主要是因為
ABS只有在輪胎打滑鎖死時才會啟動,因此通常很少有機會發生作用
CBS則是當剎車力道較大時能保持穩定,減少後輪因為快速減速而鎖死造成失控的狀況(只要按下後輪煞車CBS就會自動分配前後煞車力量,減少後輪因為快速減速而鎖死甩尾的狀況)
因此在機車密度比較高,且常常需要緊急煞車的城市裡,CBS更能發揮它的作用
更何況台灣機車密度高、三寶又多,緊急煞車的頻率超級高,容易造成車輛鎖死打滑,因此CBS作用的頻率理應會比ABS還高
所以奉勸各大廠行行好,漲價之餘好歹也提前下放個CBS,不要拖到法規最後的最後才不得不加還又多偷漲一波價格
不然就真的連印度都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