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又發布聲明表示,將不會由中央立法,而是讓地方自行評估決定
馬上就拿新北市來做個實驗,看看"地方"與"中央"有沒有共識或依然"一國兩制"
實驗地點選自於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的一座跨河大橋

道路雙線各有一線【禁行機車道】與【機慢車優先道】
而橋梁中央左右兩側各有【上下河濱腳踏車道的樓梯】
意味著路旁隨時會有阿貓阿狗或人"不小心"衝出來
而接近汐萬路一段往五指山方向
地上寫著【機慢車優先道】其實是【無取締之免費紅線汽車停車格】
而小弟很納悶的是,一線道也能禁行機車到底是在禁什麼碗糕咧?
就在公路總局發布新聞後隔一天,我收到新北市交通局的回覆如下:
您好:
有關您反映本市汐止區江北二橋禁行機車一案,查機慢車優先道係用以指示大型重型機車以外之機車優先行駛之車道,先向您說明。次查案址地點道路寬度僅能規劃雙向各一車道,為加強行車安全,故規劃機慢車優先道使汽機車分流行駛,故仍宜維持現況,另江北二橋(近汐萬路一段)車輛違規停放事宜,本府交通局將另函請本市警察局汐止分局加強該處違規取締。 承辦單位: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科 聯絡電話:宋怡君29603456分機6992
======================請叫我分隔線(撥髮)======================
退個一百步來說,即使汐止警察哪天全部復活了、紅線違停也都消失了
【為加強行車安全,故規劃機慢車優先道使汽機車分流行駛】
『疑點1』為何強調分流,卻只有內側禁行機車,外側卻無禁行汽車?
『疑點2』既然認為車種分流是安全的,為何將大型重型機車屏除在外?大CC數摩托車並不代表有鐵包肉的防禦力,政府既然真這麼想,為何棄重機騎士之安全於不顧?
『疑點3』騎士根本無法預知何時會有違停造成道路縮減、何時路邊會有阿貓阿狗從上下河濱的出入口衝出來,為何要強迫以罰款逼迫騎士行駛危險的外緣車道?
以上疑點根本沒有一個公務員有能力向我們社會大眾解釋個清楚






藉由此實驗驗證得到的結論是,公路總局說歸說
但【地方政府有100%的決定權】,只要一天不修法廢除萬惡的機車歧視條款
全台灣機車族在路權受壓迫、車種對立之間的狀況下,路權與安全將永無天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