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許多民眾買新的摩托車,卻發現似乎悄悄漲價了,原來是業者為了消化去年出廠的庫存,所以只要是2012年出廠的車,都要比訂價多付1千元,而且每個品牌的機車都是如此,一模一樣的車,去年出廠的賣6萬3,若是指定要今年製造的,就得付6萬4,其實自從前年環保標章施行,機車規定使用噴射引擎,相關零件都得升級,車價3年來漲了2萬元,價高讓新車不好賣,反而讓二手車搶得商機,業績多了3成。
兩輪代步機動性強,台灣機車總量衝上1千1百萬台,而過完年民眾想買新的摩托車,卻發現老闆都說要漲價1千元。機車代理商林泓勝:「因為是去年度的車要先賣完,如果要今年度的機車,要多1千元,其實是沒有漲價的。」
以最高檔的100CC液晶儀表板機車為例,2011年定價6萬3,但如果要2012年出廠的得貴1000元,陽春型125原本5萬7,指定要今年的,也得多付1千元,一模一樣的車,差1年就多1千,還是各品牌的普遍現象,為的就是把上一年的庫存先銷完。
民眾:「(出廠)差那一年,雖然有些人感覺沒差,但我個人會買新的,還是寧可會多花那1千元,去買新的。」
不過自從前年推行環保標章後,機車價格一路攀漲,100CC過去賣3到4萬,3年來漲到6萬,過去5萬元就能買到很頂級的125,現在至少要花7到8萬元。
林泓勝:「這幾年車子都改成噴射引擎,電腦啊,跟一些感測器,什麼都不一樣了,所以相對來說它的車價,就比較高一點,反而是說二手的,市場會比較好一點。」
091******2 wrote:
這幾年車子都改成噴射引擎,電腦啊,跟一些感測器,什麼都不一樣了,所以相對來說它的車價,就比較高一點,反而是說二手的,市場會比較好一點...(恕刪)
其實這是行外人說的話
在大量製造的情況下,這些東西都沒比原本化油器的組件貴多少
我算是在汽機車行業裡打滾吧
(上市公司,員工超過1400人)
就我們公司的產品來看
傳統的產品因為需求量少,廠商下的單不多
要另開一條生產線下去生產
不要說利潤不高,就算不賺你這條,都不見得比其他的便宜
新產品不用說了
越快出現在廠商選購DM裡,利潤才是最高的(因為別人都沒有)
接下來就開始進入穩定期,開始攤提模具成本
下的單不是10000件,就是5000件,日夜趕工就只為了賺取那一點利潤
大量下單之下,廠商是不會跟你客氣的
(有下過10萬件的單)
而且台灣的汽機車廠,有很多的零件都是共用的
研發的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至於新機車為甚麼這麼貴
成本只怕是藉口,其他原因才是主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