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
引擎動力強化的部份 關於曲軸 有些店家直接拉條 有些店家會用原廠曲軸去加長連桿並配重
簡單的說 一種是加長行程 一種是加長連桿
這2種曲軸的強化 的優缺為何? 又表現為何? 假設其他設定都一樣的前提
2.拉條有兩種,一種是曲餅加大(餅大 很自然的圓就劃的比較大),扭力會加強
一種是原曲餅大端的洞重挖,讓畫圓的動作可以加大,扭力也是有加強些不過比上面的那種為小,然...因曲餅小行程較短高速比較好跑
*曲軸強化的意思是:加強連桿與大端軸承的耐用
連桿...不是搞到一敗的車一般的連桿都OK
大端的軸承好壞與大小...它就差很多了,轉速經常高損壞的機率就比較大
文中您似乎要問的是動力強化時曲軸設定方式,標題卻是曲軸強化~
改缸(行程已大過原本設定)時曲軸的作法可以分為加長行程與加長連桿,加長連桿只在把行程往上推,用意只在不要讓汽缸頂留下過多的空隙,造成壓縮比的損失,加長行程(拉行程)則是更進一步也加大柱體的高,加大汽缸容積,其中差異除了汽缸容積一定不同之外,也關係到出力曲線,大方向說來~短行程的設定方式會有利拉高轉速,搾出更大馬力,但相對油耗、低轉扭力等都容易失去,用比較明顯的說法就是跑車與嬉皮車的差異。
但何謂長、何謂短,基本上我們習慣以汽缸直徑和行程長短來比較,以勁戰來說,應該是(缸徑)52.4*(行程)57.9,屬於長行程的設定,若上58.5,只加長連桿會變成短衝的設定,轉速拉的更快但以同排氣量(155cc)來說,很可能低轉會較軟力,若拉300條(164cc)不僅可以降轉,也加大排氣量,但相對缸頭的進排可能需要更多的處理才能發揮該有的水準及耐用度。
奇怪~我今天怎麼這麼多話~

浮 雲 wrote : 先來釐清幾件事,”動力強化”~不等於曲軸強化,
文中您似乎要問的是動力強化時曲軸設定方式,標題卻是曲軸強化~
改缸(行程已大過原本設定)時曲軸的作法可以分為加長行程與加長連桿,加長連桿只在把行程往上推,用意只在不要讓汽缸頂留下過多的空隙,造成壓縮比的損失,加長行程(拉行程)則是更進一步也加大柱體的高,加大汽缸容積,其中差異除了汽缸容積一定不同之外,也關係到出力曲線,大方向說來~短行程的設定方式會有利拉高轉速,搾出更大馬力,但相對油耗、低轉扭力等都容易失去,用比較明顯的說法就是跑車與嬉皮車的差異。
但何謂長、何謂短,基本上我們習慣以汽缸直徑和行程長短來比較,以勁戰來說,應該是(缸徑)52.4*(行程)57.9,屬於長行程的設定,若上58.5,只加長連桿會變成短衝的設定,轉速拉的更快但以同排氣量(155cc)來說,很可能低轉會較軟力,若拉300條(164cc)不僅可以降轉,也加大排氣量,但相對缸頭的進排可能需要更多的處理才能發揮該有的水準及耐用度。
奇怪~我今天怎麼這麼多話~...(恕刪)
你醉了
可能是我標題下的不夠貼切 造成小小誤會
動力強化依店家有很多種設定 各派手法也不太相同 最常聽到的動力強化說法 汽缸多大 曲軸拉幾條
而最近幾年 有些店家慢慢的把原廠曲軸送去知名的搪缸店 加長曲軸 並且配重(非加重) 依其說法
加長連桿 減少活塞與汽缸壁摩擦 增加壓縮比
配重 配重點關係到自轉性 自轉性越佳 扭力越大? 轉速更好拉
最後是動態平衡 動態平衡好 才不會麻車
這樣一來 最大馬力曲線延後 實際上路的表現 甚至比起拉條的車子表現的更好(同缸徑)
而拉條曲軸 最常聽到的說法是 連桿長度不變 直接加大曲餅或變更大端位置 慣性大 扭力大 但不利高轉?
目前我瞭解到的還是2派各有各的支持 各說各的好 我都搞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