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原理)MEGA 5 的水平懸吊系統

原來和 BMW 的 PARALEVER ( parallel = 水平 ) 

是一樣原理的



http://www.largiader.com/paralever/

看圖, 重點在 16 / 7.5 度 那邊.

2010-11-06 14:23 發佈
吸震的效率提高很多

可是配重的部份還有待解決

它需要一顆很重的腦袋



這是檔車,一般檔車後避震為"中置多連桿"設計,跟速客達雙避震不能混為一談,過灣時中置避震設計並不會有雙避震左右動做不均問題,雙避震設計有此問題用久右側避震還有靠排氣管近管內避震油劣化較早變因;
你拿BMW來跟光x的相比,至少車價高出不知多少倍,數據也測試過,為免太看好這牌設計
aurora_part2 wrote:
這是檔車,一般檔車後避震為"中置多連桿"設計,跟速客達雙避震不能混為一談,過灣時中置避震設計並不會有雙避震左右動做不均問題,雙避震設計有此問題用久右側避震還有靠排氣管近管內避震油劣化較早變因;
你拿BMW來跟光x的相比,至少車價高出不知多少倍,數據也測試過,為免太看好這牌設計


是那樣說沒錯, 可是原理上是一樣的, 只是大小/避震方式不同而以.

bmw 和 k 牌看來有技術交流過說...

ps. 我只是解說, 我沒說 mega5 整體好到哪...

真的要研究到避震系統

可以去著看看:

http://www.carbibles.com/suspension_bible_bikes.html
光陽跟BMW交流的事早就不是新聞了說

不過K牌如果能放出BMW檔車的技術

那就會很好玩

aurora_part2 wrote:
這是檔車,一般檔車後...(恕刪)

重點不是避震器
是多連桿的搖臂吸震原理

這圖也可以讓很多土炮中置避震的看看和真正的中置避震差在哪
以前的FZR和現在GMAX都有用到多連桿機構
而不只是避震和搖臂的上下鎖點而已
這樣並不會真正減少震動
因為該有的行程就是那麼多
不過卻可以有效減少輪胎水平線上的擺動幅度
換個角度想~測試影片解說的不過是這個技術上面帶給我們消費者更多的選擇而已

畢竟真的沒有晃那麼大!這是事實不是嗎?

何必有人提出就一定要砲!"!!!

至少國內有在加強這個部分!我想各家廠商都可以繼續加油!"!

砲這個我想意義性不大!"!

dodennis wrote:
光陽跟BMW交流的事早就不是新聞了說
不過K牌如果能放出BMW檔車的技術
那就會很好玩01


嚴格說來只是代工的關系而已.

小小光陽有能耐做出和BMW一樣的技術??? 未免太小覷BMW.

ZAKE2110 wrote:
畢竟真的沒有晃那麼大!這是事實不是嗎?


最好車是立中柱就測得出來的啦...

騙小朋友剛好而已
機車是用來騎的

兩個輪子在地上跑的

不是立中柱在那邊摧油門的

就算它立中柱摧油門 車子可以飛起來

中柱放下來 車飛不起來又有何用

實際騎騎比較實在

廣告效果 看看就好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