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聊在機車版逛了逛
看了一些新車開箱
再看看路上走的機車
說實在的
外型沒進步就算了
連擋都可以少一個
從小野狼就已經是幾十年的傳奇了
結果現在還在出
台灣人就比較笨是吧
偶爾騎一下朋友的gtr還是甚麼的78萬速克達
油門一催...這是甚麼鬼啊
車子好像快散了
是我的錯覺嗎?
我6字頭的
高中時騎過的機車是
freeway50(第一部有座墊下行李箱)
名流100(前方斜板,汽車式3前速自排)
DIO50(超輕巧流線造型優雅)
豪邁125(無觸媒,兇猛穩定)
名流150(隱藏式車燈,腳煞,超舒服座墊及懸吊)
NSR150(超優外型及操控,至今無車可及的極速)
退伍後騎過
勁150(國人開始自行設計,外型超讚,馬力超小,騎起來要人命)
yamaha jog50(騎到現在買菜用,耐用好騎但冷車啟動難)
請告訴我
現在車比以前到底進步在哪啊
數位儀表?(我是覺得沒比較好,但bmw ducati重機的就不錯)
噴射引擎?(馬力數據有比較大,但騎起來沒感覺)
懸吊?(有嘛?)
外型?(見仁見智,我覺得是有抄到一點皮毛,但既無原創亦無設計主軸)
尤其有一種150速克達
騎士腳的位置真是怪到極點
真是離譜
請問我這樣就是老車魔人嗎
有人說是因為老車魔人買不起重車
買不買得起重車跟國產機車好不好
這有關連嗎?
純自我感嘆,嘴砲不理
0718補充
我想我的意思是針對廠商的不長進
過了這麼久
機車的進步有限
且退步的地方更多
當然環保重要且必須
問題是應該要兼具啊
已經過了20年
環保或許有了
但馬力變速及車架剎車以及更重要的乘坐感
是否應該要有大幅的進步?
15年前台灣錢淹腳步
林森北路停車1小時300
新鮮人上班起薪25000
計程車月入10萬很輕鬆
到現在便當還是50元
小火鍋100元
林森北路停車60元
新鮮人起薪22000
結果機車漲了
但cp值是巨幅降低啊
唉...
說到這..就讓我想到我已屆三年的FT150
那是第一批五期噴射版本的150
問題不少
一天到晚無故熄火
(噴射板的都這樣嗎,花七萬多買的車子比家裡七年的老車還容易熄火)
只贏了一個外型
現在已經轉讓給我爸騎去上下班了
換接手老爸的03年RV
把RV整理起來以後
雖然外型沒有很新潮酷炫
但是以動力,舒適,穩定都絕對不輸目前的新車
碼表也準到離譜
0-100跟GPS完全一樣
(經歷國家好多次的認證)
也因此換算出來的油耗不是很好看(21KM/L)
直到某一次跟朋友的FT出去跑長途才發現誤差值多了17%
17%= 100:117單位
一樣的路程,同時歸零的里程表
我累積到98KM 另外一台已經115KM了
相對的油耗也會比較痛苦一點
不過以雙載一百六十公斤+50L後箱 連續山路拉轉來說
已經很滿意了
老車不死阿~~

改造前

改造後

你看!!!!RV自己都笑得合不攏嘴啊!!!!!
Love is photogenic. It needs darkness to develop.
欠你10 wrote:
最近無聊在機車版逛了...(恕刪)
要看車款 不是全部新車都那麼慘
有些是老車翻新的車款 引擎保有原汁原味
單改外型跟車廂加大 底盤前後配重修改的好車
例如:SUZUKI的XR/XZR 車系(還有水噹噹 也是同系列)
就是留用 15年前 星艦車系的UE引擎
連傳動系統 曲軸 高凸 整組都可留用
單純外型改流線一點
車廂變大 加前置物箱
車前後配重改到5比5
尾燈 方向燈都亮度提升
電系強化 跟 前置加油孔
車子整體重量下降 變輕巧 中柱改為省力中柱
新車價錢也沒比星艦 高過1萬...
(這最值得讚賞.....)
不過我個人不喜歡新車款那些液晶儀表板.......
一個液晶表價錢要傳統指針表近2倍價錢
功能卻一模一樣........

說好看也說不上 因為要看設計...
指針表也不是都很難看...
液晶表真的那麼好 高級汽車 百萬起跳 原廠全部都改了....
但實際上看起來非多數車款配原廠液晶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