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要買基本款的避震,要就買彈簧及阻尼可調的避震"來用。學長是這樣跟我講的。
網拍打上"避震 預載 可調"… 搜尋到DNM 07年MT-AR 組尼由12段升級為18段 油路部分由07年的偏硬感做提升改良 。
價錢,很划算,3000(含運)
考慮之後,決定買他了...於是跟買家溝通之後
我要的規格 R1Z100 (有下座偏心) 長度指定為300mm 磅數為160磅
此時此刻,車友推薦我PGS,我想說都給人家下單了,就算了。
隔天,工廠說:下座偏心,要加500元,賣家有問我這樣還要嗎?。我心想:還要加500...價錢沒差多少,沒差。
就這樣等待避震的到來。中間,因為工廠做成RS用,,沒07年庫存了,所以有賺到一點點,整支都是09年。
歷程:
跟賣家拿避震的時候,賣家說:工廠那邊配250磅的給我。要不要他寄回去改160磅的?。
我就傻傻的沒想太多,就沒再請賣家寄回去換了。
找個有空的時間把避震裝上車,我也沒注意到,後來才發現卡胎。
我預載沒調整,就騎回家,假日練車的時候請學長教我調整,結果,小饅頭將近下沉5mm,好硬…
因為沒注意卡胎的問題,彈簧有傷痕,寄回去換的時候,說要買一條新的彈簧。
那時候工廠那邊跟我洽談的工程師(我記得他自稱是廠長) 跟我說他們那邊也有騎R1Z100的用250磅才剛好
卡胎的問題,他叫我在輪框哪邊放墊片,就可以了。意思是叫我讓胎故意偏心。
避震偏心的部分,他說一般是偏5mm,我上網查,有人訂做MSP的避震,是偏10mm。
但是原廠避震也是偏5mm,就不管這個了。
我堅持用250磅太硬的情況下,工程師就說換200磅讓我用看看,結果一樣:太硬,卡胎。
又寄回去換一次,拿到裝160磅的避震之後,預載完全沒調整的情況之下,調整環在最上方(上車後的上方)
結果靜態上車,小饅頭移動將近10mm,還是偏硬。這時候要期末考,考完試還要練車,準備大專盃…跑起來OK就先這樣用了
那卡胎問題呢? 我前後胎都是3.50-10,前面M6012R後面BT39SS,目測之下,用M6012R應該不會卡胎,就跑去車行
借工具自己在那邊把前後胎互換,換完,真的沒卡胎…M6012真是我的好朋友
看文章的你,你會想到,不都是3.50-10為什麼一個會一個不會? 其實輪胎規格上的數字是指胎面寬,也就是胎弧面長,而不是平面寬。
我的R1Z100
輪框應該是2.15吋寬吧 胎都是3.50-10
BT39ss胎平面寬 97.5mm
6012R 胎平面寬 91.5mm ,6012R胎璧寬度>93.5mm 。
我哥的XRV
前輪BT39ss跟後輪1092A
輪框寬度都2.5 胎都是3.50-10
BT39ss 胎平面寬 98.8mm
1092A 胎平面寬 97.4mm。
有注意到的人,應該會發現,既然是指胎面寬,直線距離的東西,怎麼會比有曲度的東西長。
這原因可能是那把大陸製的游標卡尺有問題,或是其他的原因吧...
有人說BT39SS 比較尖,不過以胎型來說,M6012R比較尖,傾倒速度,個人認為M6012R比較快
回正題,前後胎兌換後,沒卡胎,我就這樣練車了,比完大專盃,我就把避震拆下來,準備賣掉換別家的看看 會不會卡胎了。
後來避震也沒賣掉,想說不要賣了,那彈簧磅數問題,總要解決,在網拍,詢問有賣彈簧的賣家,120磅~150磅之間的彈簧,外徑多少
最後問到一個賣DNM避震的,標題掛維修保養的,120磅的外徑58mm,跟賣家陳述我的問題之後,最後就直接寄到工廠換彈簧了。
收到工程師的電話詢問,聽聲音和上次那位一樣,發現,我原本指定300mm結果他們工廠那邊一開始做305mm的給我
免費幫我改短換彈簧,改成我要的長度,彈簧換成120磅。彈簧的部分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不用花錢買一條新的,不過他們的彈簧
洗的時候,大力一點上面的字體就會洗下來了...
那時候還跟我說用120磅會軟腳...我拿到避震就去TKS玩可是沒軟腳,只是前叉軟了,前叉會晃。
收到避震之後,裝上車,靜態上車小蠻頭下沉將近25mm,就把預載重新調一下了,調到下沉差不多15mm
阻尼部份,我轉到最慢,然後轉快八段,也就是相對上是在第九段。
目前等前叉弄好之後再調整一次後避震,這樣才搭的起來。
歷經時間:2009年12月近月底拿到避震,中間換兩次彈簧,2010年1月中左右拿到裝160磅彈簧的避震
2010年2月初拆下,2010年5月底拿到裝120磅彈簧的避震
總花費:3000+500+80+350+80+80=4090
保固方面,將近四個月,是浪費掉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