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透過關係拿了一本來研究...
其實雜誌對測試的方法
以及數據的呈現與解釋
都敘述得很清楚
測試機器為D-BOX
跑道坡度正負一公尺之內
每台車進行四次以上1000M測試
取其中最佳的成績
測試的數據有
0~50m 0~200m 0~400m 0~1000m
的秒數及時速 還有
0~30km/h 0~50km/h 0~80km/h 0~100km/h
的秒數與距離
甚至每台車都有距離/速度的加速曲線
每台車的測試距離不太相同
是因為有些車還不到1000m
速度就上不去了
而有些還在慢慢地上升
很多人最關心的勁戰
雜誌也也有提到
在1000m測得的速度為98.x km/h
因為時速還在往上爬
所以延長測試的距離
而有些人關心的體重問題
雜誌有提到是以70KG作為基準
若騎乘者重量不到70
會加載適量的水以達到標準
重機跟大改車部份
因為跑道長度
還有騎乘者膽量的問題
所以測試的數據僅是參考的而已
雜誌也沒有強調這是車子的最佳性能
許多人關心的尾速問題
先前都有人發文提過了
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中速加速
雜誌有0~50km/h以及0~80km/h的數據
我將兩者相減得到50~80km/h的秒數
100c.c.級距的約 14~16秒
X-MODE及RX110則快很多
125c.c.級距的約 8~11秒
AERO則慢些
150c.c.級距的約 5.x~6.x秒
X-hot則慢很多
以上的數據解讀因人而異
但以我XR 125c.c.
升級原廠150c.c.汽缸的感覺
中速域的加速的確飽滿很多
跟雜誌測試的結果相互印證
這本雜誌附刊確實有些許排版上的錯誤
但測試的精神以及數據的呈現
我個人給予肯定的態度
總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不知道各位對這次的數據
除了尾速的呈現外
有沒有其他個人的發現或者收穫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看看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