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機車價格和周邊各國比一比(Suzuki Address)

台灣貴這麼多啊
真的是萬萬稅
fedora wrote:
雖然很多人家裡同時有(恕刪)


那些電動滑板車只是三分鐘熱度

1. 那是中國人要避掉機車不能進市區,又不想用腳力才弄一堆不合格的產品
2. 若都要有UL等安全合格證,它也沒比機車便宜多少啦
3. 星國也在1~2年前把這類電動滑板車給限制使用/市場銷售,可以自己去Google
4. 長話短說.....電動滑板車亞洲城市是行不通的
jednopivo wrote:
台灣貴這麼多啊真的是(恕刪)


不知道前面是否有人提過,其實台灣機車售價比別人高的一個主因是,台灣多收了一項叫「貨物稅」:

=>根據《貨物稅條例》,凡是在國內銷售的貨物,不分國產或進口都需要在出廠時徵收貨物稅,依據第二章第12 條,機車按售價徵收17% 的貨物稅。

出廠價格的17%哦!! 不是成本價的17%...........

=>貨物稅怎麼來的??

早期在台灣經濟起飛之際,汽車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雖然當時機車已進入國產化,但價格與收入在民眾生活中仍屬於奢侈品,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所以要課徵貨物稅................
=>上述文字摘自商周,其來源為財政部。

所以我們騎機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這是粗體字
你月薪7~10萬,就不太覺得機車貴,還想開車上下班

你月薪5~6萬,就不太覺得機車貴,還可接受

你月薪2~3萬,就覺得機車貴,還靠腰車廠賣的貴

所以樓主是最後那一階級囉

反正樓主目的是放個火,看熱鬧,閃人也是正常的
不過是討論一件事實

怎麼演變成對樓主個人的攻擊?

這棟樓水準真棒 !!
ymlr wrote:
不知道前面是否有人提...(恕刪)


還在扯這個 我之前發文就反算回去給大家看了
數學是很簡單的事情
廠商售價x1.05= 含稅售價
含稅售價x1.17= 實際售價
回推出 台灣鈴木的售價就58000上下了
這包含成本的他預期要收穫的利潤
17%而已沒有很多
看你要這個17%還是別得管制數量的手段

我倒是看到這篇明明講到的廠商是鈴木
然後有一堆人就自己搬椅子來坐
開始找藉口說啥 台灣市場小啦
日本大廠研發可以買全球
成本攤提數量多
看得我還真是心酸呢
可以的話哪位大大找下kymco在東南亞的售價
那個不要在弄ak了 已經賣很慘了 別讓他們又腦羞要吉人
Wow_Senior wrote:
我倒是看到這篇明明講到的廠商是鈴木
然後有一堆人就自己搬椅子來坐
開始找藉口說啥 台灣市場小啦
日本大廠研發可以買全球
成本攤提數量多
看得我還真是心酸呢
可以的話哪位大大找下kymco在東南亞的售價
那個不要在弄ak了 已經賣很慘了 別讓他們又腦羞要吉人


只是敍述個事實~
也要被講成心酸啊...
在商言商,不管是哪個廠牌都一樣~~~
設計這款產品時,本來所有的成本跟攤提都要算進去!!!
就算是貨物稅,同樣都是燃油機車~
難道只有特定幾間廠商有貨物稅??

話再說回來~
在其它國家的售價
還要看他國的稅法...
才能決定售價不是嗎??
這種在其它國家賣多少,在台灣賣多少的文章也太多了...
商人自有考量,覺得貴可以去找其它適合的廠牌買
不過爾爾...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我牽eReadyfun不到5萬
電車定價有開始降了
噓~~ wrote:
不過是討論一件事實怎(恕刪)

這只能說明一件事實能牽引出多少不同的想法. 驚訝的有, 護法的有, 不屑的有, 摸摸鼻子無奈的有, 產業研發分析的有, 要樓主開個車廠的有, 猜測樓主是低薪階級的也有, 樓主發了文要24小時待命回覆各人意見的也有.
大家對一件事的看法各異, 如果不能平心靜氣的交流就太可惜了.
單純的想把自己花了點時間發現的狀況讓大家用2分鐘看完的好心被部份網友誤解, 也是很可惜.
無心引起筆戰, 只是身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 目光不用被限制只看到自己. 更多人知道事實才有進步的力量, 如此而己.
achihemi wrote:
只是敍述個事實~也要(恕刪)


對,然後台灣人就活該倒楣該當這些只會抄襲搞逆向工程的爛廠商當原產地海削.
明明就是廠商想賣的價格太過高昂,哭鬧幾聲貨物稅收太多就被牽著鼻子走.
數學很簡單.
SUZUKI人家找得到海外售價跟國內售價比較
其他牌子也一樣.
來來來我們就來看看你又要怎麼說.
海外知名度低?海外市場小?所以海外要低價吸引買氣?所以虧損都要母國民眾背負?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