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還在懷疑機車機油跟汽車機油有差別嗎? 請看

這...

小弟以前騎隼的時候,加的是中油的汽車機油,根本沒有什麼JASO MA,打檔也很順....也用了幾千公里,車子依然頭好壯壯.現在的GSR600,是有在用JASO MA配方的油,但是打檔也沒變的特好....
速克達用汽車的油就更沒問題了...

機油這玩意,名堂很多阿....很多根本沒API認證的,也在那邊標什麼SM的,台灣在地分裝油,很多人也用得很高興捏....

結論就是機油勤換就好,爛油,但是提早換,絕對比好油撐久來的好!!!

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 wrote:
不知道你自己有沒有注意,你說的"高黏度適合高轉"根本就是相反的事情?
機油高黏度代表阻力大,相同油門出力之下,反而會降低引擎轉速,也就是會更耗油更重拖
所以"高黏度適合高轉"壓根就是被洗腦的錯誤觀念

前兩行正確~第三行,有爭議~
在下上篇回文中,可有前提"愛拉轉"~ 若一切都是原廠設定,正常騎程~
那只有符合原廠規範即可!

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 wrote:
高黏度的目的是在於耐高溫,而不是高轉速
F1賽車引擎平均一場比賽,引擎點火可達800萬次
汽門系統的最高溫度超過250度,排氣溫度更高達950度
這種高溫才是用到黏度60的原因


那你可知道~F1賽車,一具引擎只能撐幾KM? 一年只能用幾具跑完比賽?
賽車是在合理規定的壽命下,取得最高性能~ 耐用永遠是次等考量.能跑完比賽就好.

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 wrote:
一般轎車的溫度多少?小綿羊速克達的溫度多少?真的需要用到黏度60?

法拉利Ferrari原廠用油是Shell Helix Ultra 5W-40,法拉利的引擎會輸給你的小綿羊?


1,.高轉速所產生就是瞬間高溫~

2.在下可沒說~小綿羊需要用到60的系數~改裝車頂多用到50.
不要斷章取義.

3.我所指的F1賽事的車~
那你可知道,原廠法拉利引擎,跑多少KM需要檢示引擎零件,視情況更新?

KTM~enduro 690~7500RPM~即最高馬力~單缸水冷引擎~壓縮比不過11.8:1~
一樣三五萬引擎需要檢修~
更別說Husqvarna 450R等 競技級的檢修公里數~

4.法拉利當然引擎比小羊好太多了~尤其是散熱系統.

5.一般轎車的溫度多少?我不知道~
小綿羊速克達的溫度多少? 原廠車油溫破120就算危險值~
改裝車~若壓縮設定在13~14間,比KTM重機還高~就算是TMAX原廠活塞~ 壽命也沒有2W~
高溫~就是機油的致命傷! 高溫那裡來?


x087552096 wrote:
弔詭的是,他們都不會說機車專用的機油更適合跑車來使用,高轉嘛


是的,在下也認為是通用的~ 自己的機車也吃了至少七八箱以上跑不掉~

大賣場的汽車機油,我可以說都用過了~

熟識的機車行老闆, 也是使用 SYM~原廠~20W50的低階油,加在自己的小貨車裡使用~


PS:我要強調的是~ 散熱不良又惡操的使用下~ 機油的黏度,是有必要增的.
然而~4T引擎, 機油本來就沒有不同!只有添加劑的差異, 以上!
愛在曖昧不明時最美 wrote:
不知道你自己有沒有注...(恕刪)

排氣溫度一千的原廠汽車,原廠機油也不過0w40而已,要說是特例也可以
陳凱米 wrote:
那你可知道~F1賽車,一具引擎只能撐幾KM? 一年只能用幾具跑完比賽?
賽車是在合理規定的壽命下,取得最高性能~ 耐用永遠是次等考量.能跑完比賽就好.


為什麼要限制引擎數量?
就是要車廠去注意引擎壽命,避免車隊利用金錢取得優勢(有錢的就不在乎引擎消耗)
反過來說,哪個車隊敢不重視引擎耐用度?引擎配額用完怎麼繼續比賽?


高轉速帶來的就是高溫??你的因果關係會不會看得太簡單?
高轉速帶來的應該是高熱量
如果散熱系統承受不住,才會演變成高溫
如果散熱系統承受得住,溫度就不會上升,再高的轉速一樣是低溫涼涼

F1的賽車會有超高溫,就是在車重受限之下的妥協
在左右兩側進氣口有散熱冷排但是沒有風扇,完全依賴賽車奔馳時的撞風來散熱,所以散熱不足
最後因為整體高溫而需要高號數的機油才能承受

一般市售車有這種高溫問題嗎?沒有,因為市售車的冷卻系統效能是足夠的
在機油的規格參數裡面Viscosity Index(VI)=綜合黏度指數,看的也就是40度C和100度C
為什麼機油規格參數不去看更高溫的的狀態?
因為不管是水冷還是氣冷,市售車輛都必須把引擎溫度控制在100度C上下
這個溫度遠遠低於最低價10W-40礦物機油的耐熱溫度(至少在170度以上)

實際上,在機油的各項參數性質裡面,號數(例如10W-40、5W-50)只是"流動性"指標
"保護性"、"油膜強韌度"...等等要看的是機油內的添加劑配方、各項性能參數

以知名的Red Line機油來說,最高級的(drag racing)拉力賽系列賽車機油是什麼號數?
答案是高流動性機油(0w-2,0w-5,0w-10)
要不要仔細想想原因?

站上翻到一篇以前的機油文章,專業度也夠,也打破很多機油的迷思神話,你可以參考看看
國外機油發展現況及趨勢討論,飛踢台灣神油的假象及技倆~~
我不收PM、我不看PM、有事不要PM我
早期的機車保養書籍,上面寫的是"每三千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現在的機車和機油是越做越爛嗎?

三千縮短成一千

jerome18 wrote:
早期的機車保養書籍,...(恕刪)


第一代迪爵3萬公里不換油直到被吃光,重新加進去又可以發動繼續騎,

現在車可以這樣搞嗎?所以大大說對了...
我個人認為大家都沒說到重點 機車vs汽車用油不是重點 機油vs駕駛者才是最重要的
駕駛劇烈操車 要保護性好要用黏度高的機油
一般通勤無操車駕駛 對機油要求便宜就好
説到底是開車方式選擇機油大於車輛選擇機油

jerome18 wrote:
早期的機車保養書籍,...(恕刪)


你要20萬公里換也沒人管你

要甚麼時候換就甚麼時候換

網路上隨便講講也行

前幾天小老婆上有家台灣自產自銷的機油

上來打廣告 除了找一堆打手來護航

其餘講話根本沒重點還像隻瘋狗亂咬其他家機油

講的話還前後矛盾

一下說有去認證API 但是沒錢買那個標誌

網站上卻打著API SG SJ 認證

而且台灣何時產石油 而且要煉油基本上有能力的也只有兩大家

要他拿任何證明或是規範出來 連屁都沒有

一罐10W40 跟 5W50 要賣350跟300

還在那豪小說 他的油可以一萬二千公里再換都沒關係

那當其餘ENI跟一些大廠 都收起來 別作了


真兩光 wrote:
我個人認為大家都沒說...(恕刪)


機油保護性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不是越黏越好.....

沒有基本概念 說出來會讓人笑破大牙的

Cross Lou wrote:
第一代迪爵3萬公里不...(恕刪)


是阿 難怪前陣子版上一堆迪爵吃機油上來討救兵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