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anC wrote:每次這種話題都有一堆提先進國家沒機車的笨蛋搞清楚先進國家=大眾運輸發達...(恕刪) 我不想說別人是笨蛋.但可否請你先說看看,美國是不是屬於先進國家???...美國大眾運輸是否發達???...看了一堆樓的心得:台灣人還是多出去走走,還有就是學學理則學先.跟本就搞不清楚什麼相對別人是優勢,什麼是弱勢,往往自己的優點都看不清楚(但只會用"鬼島"二字來貶抑自己),但卻對自己的缺點卻相當有自信.
raphaie wrote:工作時數很長但是萬一生產能力很低?...(恕刪) 你說到重點了...曾經在某間公司當主管的時候,我專門是趕我的工程師回家,我只說一句話,"你的生命,絕不是一小時一百多兩百的價值罷了."沒事就回家去,為了加班費?人生很短,時間沒有這麼廉價,回家陪雙親或小孩,都比這點錢有價值.
就我去過這兩個地方的印象回答你韓國:國家支持自家產業,可以用很誇張的價格購入現代的汽車,所以大家都買車,他們國人甚至覺得騎車很丟臉,所以路上只有汽車或偶爾幾台重機日本:日本真的地鐵幾乎可以通到每個地方,他們也很習慣走路了,工作也不好找,早上上班要搭兩小時的上班族大有人在,那種距離騎車會死掉
天氣、交通管理、行的安全,這三者應該是使得一些國家不鼓勵機車做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寒帶氣候的國度,冬天會下雪,機車無法行駛,騎士也無法在零下的天候下駕乘機車。有些國家,為了交通系統控管效率的需求,大都不希望機車行駛其道路系統。機車的便利性固然高,但其危險性也遠高於其他交通選擇,許多國家都以便利且綿密的公共運輸系統,提供通勤者比較安全與舒適的交通選擇。以上個人淺見
skyline1128 wrote:日韓捷運地鐵台灣沒得...(恕刪) 韓國有12條地鐵,在90年代底就完工了.這個是目前台北市的地鐵都還比不上的.在SEOUL的市區內幾乎都可以用地鐵到達.只是有的時候轉線的時候要走得比較久.東大門附近就有2各地鐵站,東大門站還有東大門文化中心站,都離東大門批發很近.
民國七十幾年的時候,私人機動車輛,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政府才想到要蓋捷運,然後開始進入交通黑暗期,影響公車的速度,加上原本就讓人詬病的時間不易掌握、服務態度不佳,部分乘客轉向成為機車族群,這一去就回不了頭了。到了民國九十幾年,綠營執政,一些中小企業惡性倒閉,民眾為了家庭生計,往北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