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KING 180 !隔壁的高中生想買車!


冷酷的豆豆龍 wrote:
有天~大舅舅的二兒子!
吵著要買一台機車~
因為他要上大學了~~~
當時的他看上了當時還未上市的GTR zero!!


到底是GTR aero 還是RS ZERO ?? 兩台合體??
還是我落伍了 不知道 GTR 也要出zero??
成功或失敗前 , 請先全力以赴

乂哈雷乂 wrote:
去YAHOO購物中心查了一下...

SYM - RV 180 EURO ...117500

AEON - URBAN 180 ...108000

KYMCO - DINK 180 ...93800

水冷180的價位就在這附近,RCK賣個10萬很過份??


等RCK國外上市運費+關稅+利潤+xx稅
價格還硬是比國內便宜個幾萬塊時你就知有多過份。

科科冰:潘仔在,我就在~氣而嘶!!
高速公路內側為超車道請勿佔用! 全世界95%國家機車都可以行駛高速公路! 全面取消"禁行機車"政策,汽機車共享平面道路資源!

amy2015 wrote:
香港是國外?我還以為...(恕刪)


不, 是國內, 那是台灣的領土
煥仔 wrote:
這樣說法不太妥當,不然政府也不需介入房市以及市場價格,以及聯合壟斷的事情了..
我今天沒錢時,我騎5萬的V2一樣可以快樂上下班打卡,我今天有錢時,我可以騎十幾萬的馬車來擁有高舒適的騎乘品質,甚至拉一台金翼來滿足內心的小惡魔

沒有10萬的RacingKing騎我不會死,可是當我的民生用品受到壟斷,當菜價被菜蟲哄抬,當米價受盤商堆囤影響,當我的住所被無故抬價,這些更加嚴重更加重創生活品質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才會需要政府的介入

車...怎麼說,就是台車,他訂10萬你未必要去買單,因為還是有相對便宜的選擇,如果你真的要言剝削消費者,一台APPLE的IPAD要價1萬5,成本可能只有3000,為何大家用得甘之如飴,一盤青椒牛肉的成本才32元,熱炒店賣你100元,你會覺得他賺太多嗎??

該賺的給人去賺,去追究一個東西究竟應該值多少錢是沒有意義的,我只信仰一件事,拿得到、做得出、賣得掉才是真的,其他都是空談...

乂哈雷乂 wrote:
去YAHOO購物中心...(恕刪)

比同個廠牌等級更高體積零件更大更多的還貴不過分??
公堂之上不得提老木!!!

michaelweng wrote:
他的算法是正確的 你...(恕刪)

感謝替我指正 神話才是亂算 邏輯有點問題

mpig1927 wrote:
現在的高中生.......(恕刪)

我是以我高中時的經驗去想的啦

學校同學沒有說都很認真但是還是有一些在唸書或著裝用功

騎車的話很多人都是騎家裡舊車 買新車的人很少

畢業要升大學才是大家開始注意機車還有買車的時候

以上都是印象啦 也只是我的生活圈周遭是這樣

鴨奇馬 wrote:
我今天沒錢時,我騎5...(恕刪)


不過5萬的車子實際上也沒有5萬的"價值"

這些都是當初3萬8就可以賣出的車子,即使因應五期環保,也不該賣的那麼貴.

比雅久當初是最早把大部份車種噴射化的廠商
而且在當時四期環保的情況下就能符合5期的要求了.

一台車也不過5萬左右,當時其他三廠的化油車就比他還貴了.

所以噴射化的突然漲價( 平均約1萬2~1萬5的漲幅)

跟本是把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而且還要把之前的利潤同樣賺入.

這種動作只有不肖商人才會做.

開發成本,也應該要把自己所賺的拿出來放在開發的心思上才是.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最近突然發現,125 CC 壹台賣7萬多,
那麼乘10倍等於70多萬,
那麼CC數只有1250 CC,
賣價比1600 CC的國產汽車貴,


不然賣7萬多

個人感覺....

不可思議

做機車的技術有比做汽車難嗎??

比生產技術....比成本....

這個問題請問大家的意見.....

是否機車價格是過於....??

??????????
煥仔 wrote:
不過5萬的車子實際上也沒有5萬的"價值"

這些都是當初3萬8就可以賣出的車子,即使因應五期環保,也不該賣的那麼貴.

比雅久當初是最早把大部份車種噴射化的廠商
而且在當時四期環保的情況下就能符合5期的要求了.

一台車也不過5萬左右,當時其他三廠的化油車就比他還貴了.

所以噴射化的突然漲價( 平均約1萬2~1萬5的漲幅)

跟本是把成本直接轉嫁給消費者,而且還要把之前的利潤同樣賺入.

這種動作只有不肖商人才會做.

開發成本,也應該要把自己所賺的拿出來放在開發的心思上才是.
當然我相信5萬元的車可以賣得更便宜,之前北部警察局的機車標案,125cc一台最後標3萬7千元,噴射而且前碟後鼓,這樣廠商還有賺

你會認為企業無良,但你也知道環保標準不斷在提高,今年四期我勉強弄出個方法蒙混過去,五期來了又等於白搭,六期出來又要一直前進,你無法弄出一台車後賣他個10年,你得配合標準不斷去修改,這代表產品生命週期在縮短,那生命週期縮短時,你不把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那要攤到甚麼時候呢...
機車漲漲漲 物料漲漲漲 通貨也漲

所以漲價是正常的 當然被抱怨也是正常的

偶爾看到有人說車廠不用發薪水嗎? 不用研發費嗎


可笑的是這些"領它薪水的人"薪水有漲嗎?

再來搞海外設廠!能降低成本就降低

研發費說花很多 耐用度卻不如從前


在這樣通膨下去 肥了官員與廠商

老百姓可能不止房子 以後連車子都買不起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