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閒聊)全酯類機油=耐用?


ver.ka wrote:
因此Mobil稱Mo...(恕刪)

先向ver.ka道個謝
Google完再去比對Mobil, Shell, Castrol網站內容,發覺我還得向大家還有Mobil道個歉,事情是這樣子的:

Mobil 1真的是合成的,掛Syhthetic賣UHVI礦油的另有其人,就是貝殼牌和"流動的科技"牌。

貝殼牌的Synthetic定義:
Shell Helix機油FAQ :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ynthetic and mineral oil?
Synthetic lubricants are made up of molecules that have been modified under complex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llow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forces. Mineral lubricants are composed of molecules present in crude oil that are separated in 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at a refinery.

Shell說,合成油是經由複雜化學程序改造的分子所組成,有這樣那樣的好處,而礦物油分子都是精煉廠從原油中分離蒸餾出來的

嘉實多對Syntec的定義:
嘉實多對Syntec基礎油的描述:
Base oil (the majority of the formula): The base oils used in synthetic motor oils are of much higher quality than those used in conventional motor oils and are chemically converted to provide consistent and predictably superior performance.

合成機油所使用的基礎油比傳統機油的品質高很多,而且是化學改造過以提供更穩定優質的性能。

這就是說,他們所謂的合成油,其實是經特殊處理過的礦物油

順便一提,我先前搞錯清淨劑的英文了,清靜劑(把油渣溶進油體內的添加劑)是detergent,不是dispersant
whitesox wrote:
先向ver.ka道個謝


不敢當, 你寫的文裡面, 小的也吸收很多,也要和你說感謝!

(MOBIL 方面, 我只知道 MOBIL RACING 是雙 PAO 成分的, 而且 AW 的 ZDDP 超高的. 1600PPM )

PS. 爽度 = 2500 RPM 能拉到 9000RPM 的時間

原廠車大部分限制在傳動

傳動車在還沒 9500RPM 時, 多時是限於系統別區塊的阻力

所以這方面我比較龜毛


哈仔的看法是如果性能差不多, 價位佑更便宜, 消費者會很爽

我的看法, (因為我車很操) , 我真的需要ESTER那多5-10% 的全體性,當然, 沒做功課用到 MARKETING TERM 的 FULL SYNTHETIC

會很噢... 花一樣的錢買火雞, 結果吃到的是吃起來和火雞一樣的素雞...有些人不會CARE, 可是有些人(我)會.


可是相對的, 吃不出來火雞的, 反而買到火雞的,(用不到那區塊),會嫌火雞很貴...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所以油廠只不過是對應市場走向而已...
白襪大的淵博知識太棒了,
可惜小弟吸收能力有限.....不過值得珍藏。
ver.ka大 也是少數對機油比較有深入了解的版友。



外國BOB oil 油版之前也是為了Synthetic的定義吵的沸沸揚揚,當然有人支持Mobil ,但是我覺得 Castrol 講得也對。


既然礦物油經過處理後,能夠大幅提升性能,而他又不是原本的礦物油,這就可以稱為合成油了!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但如果要用 油的Group 等級去算,這又另當一回事了。
ver.ka wrote:
不敢當, 你寫的文裡...(恕刪)


其實看一下前幾大廠的取向就知道是走主流路線的...
價格適中... 性能取向也適中(不會特地強調性能表現而失去耐用度)
因此在秉持這樣的路線下... 廠商投入的經費自然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
那要怎麼獲得更大的利潤呢??
自然就是研發出能夠以更低廉的成本卻能夠取代既有成分的產品...

對他們來說... 性能多威猛並不是重點(以技術力來看也是絕對能夠做到的)... 而是錢能賺多少...

因此反觀其他規模較小的公司,repsol,redline之類的,想要再切入這山頭割據的市場...
自然就要在性能上有獨特的表現以換取客戶的購買(也就是吸引另一塊族群)
但量少自然要靠售價維持獲利... 所以....

以上好像跟機油沒啥關聯... 似乎是市場機制...

所以就如鋼蛋兄所言... 以我來看... 每天都只是通勤上下班... 偶爾小熱血的情況下...
一個月換一次機油... 扣除測試不看... 性價比是我最在意的事情
日後推薦的機油也會朝這方向走... 畢竟長期使用高價位機油不是多數人的選擇...
我想diy一族的初衷也是花了原廠油價格... 能換到更好的品質...最好連原廠油的價格都不到...




whitesox wrote:
Mobil 1真的是合成的,掛Syhthetic賣UHVI礦油的另有其人,就是貝殼牌和"流動的科技"牌(恕刪)



可是漢諾威10W40是半合成的為什麼比Mobil 1"貴那麼多而且好用"?

白襪兄~有用過德國漢諾威酯類全合成5w40vsi這支嗎
評價很高價錢也很高

我剛把我汽車用的機油漢諾威 5W50 酯類全合成競技油 加在機車覺得還不錯
覺得很綿順...爬坡滿有力的...只是不知道耐不耐用剛換而已...實驗中

n198629 wrote:
可是漢諾威10W40...(恕刪)


嗯,德國公司嘛,我們公司的礦物油基產品比美國大廠合成油基的同用途產品貴也是很常見的,就像Hardaway說的,小廠不能爭主流比成本,就必須突顯性能

合成比礦物好也只是「大致上如此」,某一兩款礦物機油如果有非常優良的添加劑配方,性能也是可以超越平均水準的合成油的

Ravenol至少非常誠實,全合成、半合成、UHVI (就是Hydrocrack)都明確標明,不會像某些大廠企圖誤導消費者,不過他原廠網站上沒有酯基機油啊?
whitesox wrote:
不過他原廠網站上沒有酯基機油啊?


http://www.ravenol.de/products?part=387

我反而對 10W40 的比較有興趣

http://www.ravenol.de/products?part=393

whitesox wrote:
不過他原廠網站上沒有酯基機油啊?(恕刪)



http://www.ravenol.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4:ravenol-wiv-0w-30&catid=2:2010-11-07-16-11-44&Itemid=9

白襪兄是說這個?
漢諾威台灣官網
n198629 wrote:
http://www...(恕刪)


漢諾威還好啦... 沒有貴特別多啊
5w-40 vsi的大概350... mobil 1 5w-50 rf或是5w-30還比他貴呢...

但要說非常好用... 嗯... 我現在用了900km了...
耐用度還好... 750km的時候已經有點下滑(我就順順騎上下班而已...每天8km山路+32km平路)
震動變有些大..熱車也沒這麼快...
以它的價位的話... 我給他不及格...
但新油的時候還挺好用的....
用來用去還是mobil shell幾個廠的主流款c/p值最高...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