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鳥也有很多心聲
摔車N次,被逼車N次.
市區騎車如果和小黃並行
一定會順便看看路邊有沒有客人招手
有客人招手.一定趕快減速
因為小黃要插進來了
市區騎車要多往禁行機車道騎.
因為這條最安全
還有本以為騎黃牌會安全很多
結果不是這樣
黃牌路權=汽車
所以政府沒收了機車路權
黃牌不可停機車停等區
黃牌不可停機車格
黃牌要和汽車去爭汽車停車格
汽車在市區要找停車格都苦哈哈的
還要黃牌來搶

真的超高 每個18歲以上得台屋人幾乎都會騎機車
機車發牌輛達1320萬輛 汽車發牌輛620萬 你就知道這密度有多高了 幾乎人人有車
尤其台灣地小平原少 市區又過度壅擠 尤其台北市及周邊的衛星城鎮
密度真得是非常非常非常之大 這也是台灣的一大特色.....
所以阿 什麼逼車阿 幾在一起阿 資料碰撞阿 這也是相當不意外的
在台北 你就乖乖的搭大眾運數系統比較實際 也快很多
試想 如果東京都及首都圈的人高比例使用私有載具
那會有多恐怖.....
所以在日本 機車是休閒用的東西 少部分人拿來買菜
離島的和鄉下得比較用得到
想要解決目淺的慘況?!
舅是降低私有載具的密度 就只有如此
到時125以上應該也可以上高速
駕照制度也可以順便參考下 學日本怎麼考
重點不是汽車和機車間的問題
是私有載具整體密度時在太高太高了
畢竟國土又不大 每個人都有車的話真得是災難
大概再100年吧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