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2T狂潮 DIO車主大家也跟隔壁班一樣一起來交流 博感情吧~


hx135cb750 wrote:
請問一下,除Dio外,目前看到同引擎的車款(如有錯誤請更正)

三陽有帢帢50/迪迪50/風尚50

光陽有豪美50

請問:
1.如果是以代步車必要時小改考量的話,為何豪美50很少人改,都以三陽的車為主?是因為引擎週邊空間太窄嗎?
2.代步車來說(車內置物箱較大,大燈較亮,座墊較長),是不是以迪迪50或帢帢50較好?
3.代步車(50cc排氣量)經常表速60-70行駛的話,汽缸壽命是否有可能到兩萬公里?

想說該引擎汽缸更換較容易空濾不用拆車殼,比較好更換


1.豪美並不難改...只不過外表上太過「文車」...我看過有豪美上「大包半套」OR「正90全套」以上的...不過齒輪的地方...看要「迪奧化」還是找合適的DIO引擎系的光陽改裝齒(早期很多)

2.代步車的話其實都可以...燈的話可以找其他車種或是改裝品替換...座墊只要找到自己適合舒適的即可!

3.這要看你的空燃比..油氣比..還有汽缸材質(早期史地田鐵OR晚期的陶缸)。還有機油的用料跟比例...
愛2T的靈魂..偏好低調改風..消耗品該換就換 此外 愛wagon車不論身價,即使(老全壘打wagon跟BMW5系列wagon) 來比!
多魚仔仔 wrote:
1.豪美並不難改...只不過外表上太過「文車」...我看過有豪美上「大包半套」OR「正90全套」以上的...不過齒輪的地方...看要「迪奧化」還是找合適的DIO引擎系的光陽改裝齒(早期很多)
....(恕刪)

原來如此,那我知道了至少不會影響到改裝的"空間"原本以為是車內空間太小或車較重才會沒人改

多魚仔仔 wrote:
3.這要看你的空燃比..油氣比..還有汽缸材質(早期史地田鐵OR晚期的陶缸)。還有機油的用料跟比例....(恕刪)


我家的勁風50汽缸有撐到3萬多公里(約後5000公里還吃全成合噴合油)
只是嫌加速沒力,但極速還有70就拿去搪缸了,所以想說Dio一般汽缸壽命是不是也差不多

感謝你的回覆

目前看到有恰恰50在賣,想說它也是前油壓避震,坐墊也不會太短,大燈反射面設計也夠現代,實用性應該夠
最近迷上2T機車,...(恕刪)

經過長久整理目前算是滿意了

最近完工照









早年完工照








f124492793 wrote:
最近迷上2T機車,...(恕刪)


改好大,不過這樣就解決引擎過熱問題了
hx135cb750 wrote:
改好大,不過這樣就...(恕刪)

你可能沒玩過dio
只能說改善, 不是解決~~~

賽道上玩玩還可以
騎在路上整台車都是化油器聲音,
油門大灌,至少兩公里外就聽到聲音了

hx135cb750 wrote:
請問一下,除Dio外,目前看到同引擎的車款(如有錯誤請更正)

三陽有帢帢50/迪迪50/風尚50

光陽有豪美50(恕刪)

不只這幾台,還有甚麼新達可達、翔鶴50的
同時期的兩陽50cc,應該都是同顆引擎
只是車型都不一樣,但是全部一樣的引擎
hx135cb750 wrote:
改好大,不過這樣就...(恕刪)

也沒多大目前48.5缸49.6行程曲軸cc數91.63
純粹好玩留念而已
並不會上水冷就一定好重點還是空燃比
不然一堆沒上水冷都不用騎了
不過水冷是能做更極限的引擎設定

hx135cb750 wrote:

原來如此,那我知道了至少不會影響到改裝的"空間"原本以為是車內空間太小或車較重才會沒人改


其實該引擎車系所搭載的車體繁多...也有越野車型...
但是算下來還是dio這車型被改裝居多...空間跟重量問題導致沒人改可能性比「外觀」小...
....
其實,末期其姊妹車引擎部份齒輪的難易度有稍作更改...要拆下來比以前還要「廢工」(迪迪or迪迪同時期的末代dio)
這個倒是略有影響到...
-----------

hx135cb750 wrote:
我家的勁風50汽缸有撐到3萬多公里(約後5000公里還吃全成合噴合油)
只是嫌加速沒力,但極速還有70就拿去搪缸了,所以想說Dio一般汽缸壽命是不是也差不多
感謝你的回覆
目前看到有恰恰50在賣,想說它也是前油壓壁震,坐墊也不會太短,大燈反射面設計也夠現代,實用性應該夠


加速沒力跟缸體自身損耗並沒有很直接表現的關係..
應該要先看傳動整體週邊部份有否老化..
進油系統有否管路龜列漏氣,空燃比有沒有在最佳化上
化油器管路有否在設定上到位...這些都很重要
...

我推估你即便是換個缸表現也沒有亮眼許多吧...
愛2T的靈魂..偏好低調改風..消耗品該換就換 此外 愛wagon車不論身價,即使(老全壘打wagon跟BMW5系列wagon) 來比!
wahaha709 wrote:
..不只這幾台,還有甚麼新達可達、翔鶴50的
同時期的兩陽50cc,應該都是同顆引擎
只是車型都不一樣,但是全部一樣的引擎.(恕刪)


了解,看了網路資料,一般說來Dio對應本田的Dio應該是AF18(細曲軸應該跟一期Dio一樣)和AF28(較粗曲軸)6.4ps等級,到Dio AF34/AF35是水平缸 7.0ps等級的,該不會就是跟Going系的水平缸差不多?


f124492793 wrote:
不過水冷是能做更極限的引擎設定...(恕刪)


一般看理論是說因為高壓縮比下高馬力,產生高熱,只有水冷能讓引擎保持一定溫度下持續工作防止損壞

多魚仔仔 wrote:
但是算下來還是dio這車型被改裝居多...空間跟重量問題導致沒人改可能性比「外觀」小...
....
其實,末期其姊妹車引擎部份齒輪的難易度有稍作更改...要拆下來比以前還要「廢工」(迪迪or迪迪同時期的末代dio)
這個倒是略有影響到......(恕刪)

原來如此,因為"外觀"而不完全是"空間和車重"因素


多魚仔仔 wrote:
加速沒力跟缸體自身損耗並沒有很直接表現的關係..
應該要先看傳動整體週邊部份有否老化..
進油系統有否管路龜列漏氣,空燃比有沒有在最佳化上
化油器管路有否在設定上到位...這些都很重要
...

我推估你即便是換個缸表現也沒有亮眼許多吧........(恕刪)


沒錯,雖然搪缸訓車後,極速和起步還是差不多,後來車行建議我換大彈簧,他說因為小車的彈簧較GY6容易軟,造成起步無力,結果換了之後起步是有改善,但極速從75掉到約72,
簡言之
1.如果有轉速表的話,傳動設定應該是否就如檔車一樣保持在最高扭力和馬力點之間?
2.這類小車傳動衰退的程度比汽缸衰退的早嗎?GY6傳動似乎不會衰退到這麼快

=============
謝謝各位指導
hx135cb750 wrote:

了解,看了網路資料,一般說來Dio對應本田的Dio應該是AF18(細曲軸應該跟一期Dio一樣)和AF28(較粗曲軸)6.4ps等級,到Dio AF34/AF35是水平缸 7.0ps等級的,該不會就是跟Going系的水平缸差不多?

..


AF28只有6.4ps嗎?我記得粗曲軸dio誕生那時候日本的af-2t系列小車好像還沒出到水平2t...雜誌上有數據...當時他們原裝dio就7ps..出力同suzuki的駿50..
(還是說台灣組裝的dio出力僅6.4ps?會玩這車幾乎都拿來改的,原廠出力差異也沒人會在意太多。話說,同車系...豪美只有5.7ps)
...
af34應該不能拿來跟翔鷹引擎來相比..

1翔鷹這引擎其實量產年份跟af18差不多...

2同引擎被兩陽自家早期培養內燃機調整人才培訓班當作實習教材..不論是電系還是油係不同搭配上..也造就很多同引擎不同車型姊妹車(也有越野型...jet、大阿哥...)

3這顆引擎不論50、100各世代皆封印了很多東西,直到後來出的勾引100跟風動100表現比較亮眼(ps:當然!兩陽設定也大不同勾引較暴力..但風動調校的很平衡磨耗也較少)

4(這只是猜測)我懷疑風梭110這顆台灣產的引擎...是那些年兩陽培養出來的人才研究長年的翔鷹(kbn)之後又看到hot90、comet50跟某大廠牌的零件可以很巧妙的互用..然後用風梭110名義誕生出來的一台新內燃機..三陽打著「是否能跟翔鷹或af車系一樣流用長久的內燃機」的如意算盤..但..當時市場不看好..100cc以上2t還有領導車系、ag100、hot50、90、勾引之類..風梭...當下只能跟後來淘汰的親家的領導車系一起消失在市場...
(ps:我曾在凱場瞄過幾次風梭的引擎..有點神似kbn)

---

hx135cb750 wrote:
原來如此,因為"外觀"而不完全是"空間和車重"因素
---
沒錯,雖然搪缸訓車後,極速和起步還是差不多,後來車行建議我換大彈簧,他說因為小車的彈簧較GY6容易軟,造成起步無力,結果換了之後起步是有改善,但極速從75掉到約72,
簡言之
1.如果有轉速表的話,傳動設定應該是否就如檔車一樣保持在最高扭力和馬力點之間?
2.這類小車傳動衰退的程度比汽缸衰退的早嗎?GY6傳動似乎不會衰退到這麼快

=============
謝謝各位指導



呃..其實是「設計」上的關係..有空去拆一台原廠的陶缸dio或是迪迪來當作早期dio親自動手來改..你會發現有些地方設計變得讓人不好拆..拆過翔鷹的齒輪你就曉得我要表達的意思了所以跟外觀、空間、車重這三要素無關聯

--------------
嗯..你只是單純缸徑塘大對吧..出力表現感覺跟以前一樣..至少你確保在沒縮的狀況下週邊零件的老化導致車子表現如此..勁風是同jog車系的轉速車...傳動上有些許的老化會更明顯...
況且你搪缸套上頂多增加點壓縮比..排口、排氣管這些在2t上影響出力域局面大的東西沒變動..

(相反,你看低轉扭力取向的車...例如:gy6...雖皮帶磨到推不到底但加速力一樣隨傳隨到...扭力車不外乎重珠、長彈簧、開閉盤多用緩升溝、碗公也較大顆)
--------------
其實衰退這東西有時後沒一個標準..因為每一台車當初的設計肯定有把每台車的工作溫度以及散熱平衡也算了進去..

當然變速帶調整在最大扭馬之間當然最優..
彈簧不是改裝了就一眛換硬就ok..你可以找原廠新品換上..或是90車系的流用上..起步沒力 可以換稍硬點的小彈簧越過無力帶在接合抓住你要的騎乘感..

ps:加速無力這邊你有否想過會不會是皮帶薄+卡珠子?
(還有,轉速車別去搞gy6的長彈簧..吃力不討好的=.=)
---------------
gy6不是衰退慢..而是他本身轉速較低..傳動的工作溫度就不高..所以熱衰效應在他本身的傳動上表現沒別台車明顯...

但是長彈簧+重珠的加持下...傳動磨耗肯定較其他車種大...皮帶、普立珠..更沒在注意車況變化的人..搞不好換一次傳動..連普立內外盤+開閉盤溝長期重壓下磨損整組一起換的人也不少
愛2T的靈魂..偏好低調改風..消耗品該換就換 此外 愛wagon車不論身價,即使(老全壘打wagon跟BMW5系列wagon) 來比!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