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閒聊)全酯類機油=耐用?

asdd2185 wrote:
恩...說了那麼多看...(恕刪)

機車隨便啦,我機車都只在鎮上騎騎,1000km到了就換油,200塊一罐的就差不多了

汽車機油我倒是試了十幾種,現在固定使用KIC 5W40 ,它不是油膜最厚的(Ester機油最厚),也不是阻力最低的(MAZDA原廠PAO機油曾給我14.6km/L的紀錄),但KIC油從新油到舊油的衰退曲線很平,不會像其它PAO機油衰退曲線很明顯(卻還沒到我覺得該換的地步)。價錢更是只有原廠的六成。

它稱作エステール系100%全合成機油,就是Ester基合成機油的意思。不過我敢肯定它頂多是加了5~10% Ester的SHC機油。因為售價完全不是Ester油的等級,且它也只能撐~8000KM,和一般SHC合成機油差不多。在80~90%跑高速的狀況下,我用過的真正Ester機油可以撐到12000KM。

怎麼知道Ester機油油膜最厚?第一理論就是如此預測的,第二開車時仔細感覺車況,厚油膜導致的均勻阻尼感和薄油膜(例如,機油劣化後)時機件摩擦的沙礫感,是有很明顯的差別的

mtf77223 wrote:
...(恕刪)....所以挑機油能選SM就盡量選SM的機油嗎?

說真的,速克達市區騎騎定時換油的話,便宜但不要太差的就可以了,我都選有品牌的機油差不多200一罐的。
如果騎長途又有劇烈駕駛行為,那自然多花點錢選SM等級的了。
jerome18 wrote:
...(恕刪)....再請教,有人說機車因為轉速比較高的關係,所以機車不能用汽車機油,一定要用機車專用油!...(恕刪)....

坦白說,我不敢肯定。理論上同黏度號數同API等級的機油應該效能在同一等級上,至少不會有很巨大的差距。那5W40 SM等級汽車機油與5W40 SM等級機車機油呢?由於我們公司沒做機油,我無法判斷是否真有所謂「機車專用機油」。但從市場觀點而言,我不是很相信有大廠會專為輕型機車開發專用機油。要知道,開發機油到取得各種認證(例如API的SM),要花3~500萬美金。

比較可能的是,設定可能市場能接受的價格與公司希望銷售的量,找一個符合這個成本與產量目標的最便宜基礎油與已有的添加劑配方,甚至可能是舊汽車機油產品線上的產品。這樣就不用再去認證了。

汽車引擎精密度較高,理論上可以用較少的抗磨劑,但使用時間較長,所以應該要有較多抗氧化劑與分散劑。機車引擎散熱較困難、馬力較小,因此我覺得應該要用較低黏度但較多抗磨劑配方。
煥仔 wrote:
Hardaway Liu wrote:
所以... 當廠商告訴你他這款油是"全酯類" 但又"超耐用"時
不是把你當盤子.....就是他自己根本不懂機油......(恕刪)


大概就是這樣也沒錯

因為賣衣服的不見得會織衣服..XD

事情的大概就是你根本沒爬這個樓
whitesox wrote:
汽車引擎精密度較高,理論上可以用較少的抗磨劑,但使用時間較長,所以應該要有較多抗氧化劑與分散劑。機車引擎散熱較困難、馬力較小,因此我覺得應該要用較低黏度但較多抗磨劑配方。

這段說的真好,whitesox 大的文章讓小弟學到很多,收藏~XD

whitesox wrote:
大概就是這樣也沒錯因...(恕刪)


我只是附和他的說法罷了,幹嘛爬文.

賣東西的業務本來就有可能不了解他賣的產品.

賣房子的的業務也不一定是建築業起家的吧?

叫人爬文也要看情況嘛大哥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原來API認證這麼貴

某油商業務是跟我報一支油認證要80萬
因此Mobil稱Mobil 1為PAO其實也沒人能說他騙人。但Mobil 1是不是合成油?這的確是個很趣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你可以爬下 CASTROL VS MOBIL LAWSUIT 的網路質料

在美國, MOBIL 1 能掛 FULL SYNTHETIC , 可是在 EU , 內容物有 HC GROUP 3 的話 + PAO, 只能標是 SEMI SYNTHETIC

MOBIL/ MOBIL 1 區分我只敢說只對美國商業上定義"FULL SUNTHETIC" 有用,

問題是 GROUP 3 HC 現在在美國也能標" FULL SYNTHETIC"



EU 定義純 GROUP 4/5 (包括4+5混) 才能標 FULL SYNTHETIC

看產地, 我只能說很不準, 消EU 的油, 準度才比較高一點 (沒說 100% 的)

美國人也不是笨蛋, BITOG 上的 VOA / UOA 看得出排斥 GROUP 3 的美國人也滿多的


ver.ka wrote:
因此Mobil稱Mo...(恕刪)


不過我是覺得管他group幾的...
理論歸理論... 實際上如果你根本感受不出差別... 覺得好用就用了吧~~~
只要價格合理... 用起來感覺不要太爛... 些微的差異人體很難感受出來吧=.=

dodennis wrote:
原來API認證這麼貴...(恕刪)

光認證當然不要3~5百萬USD,貴的是研發過程,工程師需要拿很多家不同的引擎來測試蒐集數據,跑過後解剖引擎檢查各零件狀況,還有工程師這段時間的薪水、實驗室的時間成本,加起來就是這個數了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