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所知道的機車成本~~

排氣檢驗這問題也是很好玩

四期車用四期的標準驗,五期用五期的標準驗,更不用說在之前的三期、二期車這不是很正常嗎?

如果都用五期標準驗的話那之前的車子不都不合格?

千萬別說你的排氣離標準還很遠,因為是用你車子的排氣規範去驗而不是用最高的五期標準。

另外推五期標準也是算世界潮流吧,日本在2006年就發布国内排出ガス規制也就等同於歐洲四期、台灣五期標準(2007年),不然國內廠商怎麼把車子銷往歐美、日?

空汙這問題只能等待二、三期車自然的汰舊換新,畢竟台灣政府不能侵犯到人民的財產權要求強制換成五期車,

只能靠勸導或是臨檢該車是否超出該車的檢驗標準並強制要求改正,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明明煙噴很大、CO、HC爆高的車行調一下還是過關這個問題也不見改善。

不過五期車真的太貴了,一台125 七八萬的水準......到底有多少是交給國外廠商的授權金(電系、噴射)啊

台灣加油吧 技術引進再來交授權金真的是賺給人家用的
現在製造商應該都有把生產與銷售分成不同的公司在營運吧
去經濟部查了一下像是光陽工業就有一個關係企業叫光星實業
營業項目裡有機車之買賣及經銷代銷業務
會不會是車廠以出廠價賣給負責銷售的關係企業
其再負責銷售獲利
所以帳目上工廠的出貨價格才會偏低

twolightenc wrote:
其實我也覺得台灣那麼多機車只是讓交通更亂而已...
雖然我也是機車族啦
但是每次都會暗暗的覺得....這麼多人頭真是他X的噁心
比計程車還亂,比公車沒秩序...也比家用轎車愛違規
人潮洶湧的地方停車超級雜亂
也是有很多人硬是喜歡左移右移管他家的車東倒西歪我要停進去就是了...
這東西除了讓我們比較方便以外...我實在想不到還有甚麼優點...
之前去大家所謂的比我們落後的國家走走
發現市區根本是禁止機車進入...台灣政府沒有這種膽子吧...lol
大家都不要騎 我倒是挺贊成的

這位朋友、可以由自身做起!
歡迎您加入11路人力車與大眾交通工具一族
別只是網路上嘴砲、記得身體力行去親身示範理想喔!

cguitar wrote:
小弟不才...四年前從事機車研發工作,

不知道現在實際狀況,

當時整車成本,125c.c成本2開頭,50c.c成本1開頭,

ok,這樣不明瞭 ,拿實際的例子,

10年前 三冠王150 56500元辦到好,

5年前 RS-21 150EFI 噴射 前後雙碟 60000元辦到好,

4年前 EGO150 水冷 前後雙碟 60000元辦到好,

現在隨便一台150(非領牌車)辦到好約80000元左右,

CUXI 100 65000元左右,

貴嗎?數字會說話...

廠商好賺嗎?自己判斷吧!

本日台肯!

一堆門外漢裝內行、還有人扯說店家一台車賺0~1000??

1000有人信、0是賣辛酸的?

同樣的車款、同一縣市不同的車行問個五家、保證五家價格都不同

但是價差絕對不會只有1000.......那上面那個店家賺0~1000就根本不可能成立
上次聽一家機車行老闆講,他們現在賣車有些砍的兇,那些客人就只賺上游給的機油或是輪胎

一台車好像有配給"一箱機油+兩顆輪胎",還是一箱機油"或是"兩顆輪胎忘了

然後到了一定的賣車數量之後,才有所謂的退傭,不知道真的假的

David-Kuo wrote:
1000有人信、0是賣辛酸的?...(恕刪)

+1
還有年底的『獎金』,賣得多,一台好幾千。。。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damncolle wrote:
現在製造商應該都有把...(恕刪)



...你內行的~

不只機車業,很多產業都這樣,

故意讓某個部分看起來不賺錢甚至賠錢,

讓投資人苦哈哈或是稅務機關弄不到錢,

員工幾乎也搞不清楚公司賺不賺錢,

其實賺的錢幾乎都放到相關高層自己口袋。


我個人是粗略分析整個機車供應鏈,大概可以賺取實售價的30%,其實還算利潤不錯的行業。
我強調的是,整個供應鏈,並不是表面上那幾家公司之母公司的獲利。

不過實際情況如何,可能永遠只有公司高層和作帳的知道,就算在該公司上班,可能也只能了解片面物料成本。


我也是屬於那種完全不保養也不鳥機車怎樣的人,反正有故障就遷去修,也沒花多少錢,
十年下來,至今竟然也沒啥大問題,我也搞不懂也不想花時間去搞機車那些保養花招。

出社會後開始開車,就很少騎二輪的了哈,不過這台骨董還是可用嘿。
四輪我的保養方式是,看到雙B進進出出的就跟著開進去就對了~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