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分析從頭到尾都錯了,gogoro本身定位錯誤才是最大的問題!!換電系統的定位應該是能源供應商,該做的是『改善能源供應效益』,比如:研發電池,強化電池更換效益,或是賣電!!創造進一步的換電商業模式,但gogoro 這幾年能源供應效應沒進步反而退步,收入來源都是賣車!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它該做的不是打造『新的車子』,應該是要打造新的電池!!!!
笑死,胡說八道,換電在台灣是成功的,也證明了可行性。如果採用充電,電動機車普及率會更差,又不是大家都住透天方便充電。GGR會走到今天這步,陸學森要負最大責任,活在自己美好的想像裡,經營公司的能力太差。現在換潤泰接手,我是看好GGR的未來。
基本上gogoro是一個很成功的商業模式但就如同很多新創的公司~一旦起來了就漂了~~沉醉在過去的成功、也讓自信心莫名其妙的無限澎漲~又不削解決一些剛開始的小問題(電池、維修...等等)最後就爆了~~以目前的狀況,其實要恢復盛況還是有機會的~
kenzoman wrote:基本上gogoro是一個很成功的商業模式但就如同很多新創的公司~一旦起來了就漂了~~沉醉在過去的成功、也讓自信心莫名其妙的無限澎漲~又不削解決一些剛開始的小問題(電池、維修...等等)最後就爆了~~以目前的狀況,其實要恢復盛況還是有機會的~ 不是漂了,而是身在錢坑之中,作出錯誤決策(海外擴點),然後陷入更大的錢坑。Gogoro最大的錯誤就是,它沒有聚焦搶下市場,沒有至少幹掉幾家傳統機車廠,最終它的市佔不上也不下,沒有辦法發揮原本新創公司最喜歡搞的『套養殺』…Gogoro的問題我從一開始就不斷提過,『高價買斷的電動機車本體,卻因為電池是租賃制,換電服務獨家提供,使得車主對整輛機車的主導權大幅被削弱,只要該公司能拿下足夠主導市場的市佔份額,接下來車主們就是等著變成待宰羔羊』。
gogoro撇開其它不談,車子真的很好騎。加速快、安靜無廢氣污染。導致退坑的主要原因反而不是價格,科技與環保本來就會比較貴,這在買車前就已經知道。對我而言,續航力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原本的80幾公里變成40幾公里,換電頻率就要隨之增加。本來可以直接到達的地方,現在還要再換電才能確保安全到達。里程焦慮一直沒有辦法解決,現在還更少,郊區換電站也不足,想去的地方無法到達,只能改騎油車。我覺得gogoro轉型為都市共享租賃,騎多少付多少,悠遊卡、一卡通逼一下就可騎,可能是比較適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