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光陽為什麼不願意投資在引擎技術上?

研發引擎需要投入大量的$$$$$$$$$
在關稅保護下就已經賺爽爽了
何必花大錢研發引擎呢
換個車架 貼紙 反正台灣人也是買單
專業領域不同,臺灣沒有完整的汽車工業鏈,只能買進口現成的引擎來改裝。
AK550算是很成功的車種吧,各項設計國外都好評阿。 好歹也是國產唯一能造雙缸技術的廠商。

撇除他車價太貴的問題外,我覺得這台雙缸車算是好產品。
可變揚程在小排氣量的速可達也有用到,經小老婆實測也是真的有功用的而不是噱頭。

這廠商固然不是讓人欣賞,但要說他完全無研發應該要看向勁戰那10年老引擎吧....
更不用說這種小內燃機已經成熟到不能再成熟了。
關於SYM 的FNX這台車到底構不構成創新其實跟後續的妥善率很有關係,HONDA PCX是ECU REG CONTROLLER三合一設計。SYM是分三件部品。就看後續市場反應吧!
對油車已失去興趣,希望兩陽能夠搞個像樣的電動車出來和gogoro拼一下。
原因很多,如果不歸咎那種「商業決策」的理由,
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厲害的研發員工」。
如果傳產能像電子業般總是能網羅市場上最強的畢業生或有經驗者,
那就應該有有看頭的東西了。
內燃機已經沒啥好發展了

頂多強調進排氣門

但光陽的確是被保護太好了
至尊臥底 wrote:
最近看到FNX上市...(恕刪)


因為人家靠代工就可爽爽賺

為什麼要創新??
看看別廠成立後多久嘗試做出並雙,V twin?成立多久後做出直四,V4,水平對臥,甚至渦輪機車?
在我眼裡那些企業才是有投資有野心,有品牌價值

至於那些割草機廠商還是算了吧,根本不同等級的何來比較?

平心而論:

1.光陽有投資義大利的 moto3 ,忘了多久前也曾釋出過一些消息,不過目前???

2.確實,光陽有做出雙缸引擎,但做出雙缸引擎是一個值得建廠60週年的公司驕傲的事情嗎?更何況早期還是和工研院合作的。

3.拿光陽和日本四廠比,其實太難為光陽,事實上,日本在戰後,車廠大大小小有上百間,現存的四廠,其實是菁英中的菁英,本田本身就是機車狂熱者,是那種為了拼贏而不擇手段研發的廠商,現在事業橫跨汽機車、機器人、高科技領域。而山葉有很穩健的基礎,第一台機車是從臨摹開始做的,後來還能幫豐田做引擎(其實還交叉持股),現在事業根本多角化什麼都有。鈴木是從紡織機械轉型,轉型前他家設計的紡織機還是世界最好的機器,鈴木創辦人本身還是機械天才,什麼都自己設計自己生產,事業主要放在交通類,汽機車大家都知道。川崎則是重工底的,狹雄厚工業實力,直接收購目黑製作所的機車當做機車事業的起點,事業的觸角就和一般熟知的重工業一樣(不過前陣子做新幹線出包,最近很黑)。而另外,要不是輪胎(?)的事情,普利司通機車部門應該到現在還會在,它可以算是日本四廠之外的另一廠,而且同樣技術實力強悍(1967/GTR350,並雙2T/37馬力/95mph)。為什麼提那些歷史,因為那時候他們競爭激烈,不研發就會倒閉,日本政府對自己國內機車廠一樣是逐步提昇自製率來進行品質提昇,他們在70年代後還和歐美機車PK,還打贏,拿這樣的對手跟兩陽比....兩陽(其實要說三陽才對)早期基本上都是賣車起家的,三陽甚至還救過本田,以賣車來說,也就一個大一點經銷商等級的車廠,可以組裝部分車子零件的等級,然後長期在島內受到保護,所以基礎上其實差日本四廠太多,但我一想到兩陽也是養活了很多家庭,若要看他們在保護傘之下被收掉,然後台灣淪為經銷商,也會很不能接受,所以....

4.但最讓人鄙視的事情不是基礎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心的問題,光陽若有心,今天不會這樣而已,如果有心,那麼上面所說的"難為光陽"這事情就不會發生,而是有抗衡的本錢,這是事實,另外吉人習性也造就觀感不佳,反正,龍頭,台灣第一大廠嘛~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