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依臺灣溫度,機車機油需要用到低於10W嗎?

x087552096 wrote:
T大辛苦你啦,這樣花...(恕刪)

感謝X大的支持啦
只是覺得臺灣機油市場很黑很亂..
越去查發現越離譜

但也只是放在心裡~只有跟現實的車友聊這些~~
但是去年無意見看到有別位網友在分享國外機油發展與認證..
我覺得很崇拜他

總覺得..有些事情還是要站出來講明白!!讓大家對於機油保養多一份認知
其實觀念好的人也很多啦~~像M大等等網友~~就寫的很好很正確
比我有料太多了!!

還是謝謝你的支持啦~感謝有時間機會~一定會在多分享一些心得想法!!
Iron_oxide wrote:
加5W50與10W50
就是要更好的油質阿

大部份的機油只有以歐洲ACEA認證較多也並不輸MB

最高級的全合成機油都是走低黏度.....

那是狹隘與某些賽事車用油的認知範圍罷了


(恕刪)

算了..每個人的認知不同..這強求不來..

對了~有一段好玩的對話讓大家看一下
是關於超跑大使跟神油油商的對話
2743樓跟2770樓是神油商人D兄 VS 2754樓2774樓是超跑大使K大
我只能說~賣神油的踢到大鐵板

關於IRON老兄上面那句...走低黏度.....那是狹隘與某些賽事車用油的認知範圍罷了..
難到~您認為紐柏林耐久賽...只是狹隘賽車..嗎?
您看看人家超跑大使..K大在2774樓使用MOBIL 1 0W40使用心得吧



Iron_oxide wrote:
最高級的全合成機油都是走低黏度.....
那是狹隘與某些賽事車用油的認知範圍罷了
杜卡迪999在SBK指定用油是Q8的10W50機車用機油
羅西專用油是10W50
WRC力仕豹是贊助Rally Racing 5W50七連霸
法拉利指定用油是殼牌的10W60

這些冠軍車廠都頭殼壞了?
還是比的是沙石車.拖拉庫?
賽事與車的定位跟認證有很多種並不是只有?W30那麼狹隘.科技也不只有在於此級數而已
(恕刪)

(以下心得文~是別人找的資料~有閒可以參考看看~可是有圖有據的~~)

跟大家提供一個網址,參考甚麼叫"賽車級機油",別人的發展情況到哪裡!
系列:
*0W-2
*0W-5
*0W-10

你絕對沒有看錯!

http://www.latracingoils.com/racing-oils

我為大家翻譯一下約略介紹重點~
"the highest quality Group IV and V synthetic base oils"
該油品是使用最高品質第四類跟第五類合成基礎油

feature:
• High RPM protection
• Reduces internal friction
• Extreme wear protection
• Maximizes horsepower & Torque by as much as 6%
特徵:
高轉數保護
降低內部機件的摩擦
極端抗磨損保護
加大馬力及扭力6%

Applications
Recommended for high output horsepower such as ProStock Bike, ProStock Drag Racing, NASCAR, off-road racing and Turbo Charged engines found in imports with high boost levels.

這是應用在需求高馬力輸出如NASCAR,拉力賽,越野賽事, 高增壓引擎用的機油。

新增台灣車友最喜歡的機油品牌之一的Red Line(紅線)的產品規格,我們來參考一下人家的發展情形。
一般(racing)級機油號數是:

http://www.redlineoil.com/Products.aspx?pcid=1

5w-20
10w-30
15w-40
15w-50

高階拉力賽車機油(drag racing):
0w-2(2WT)
0w-5
0w-10
20w-60
我用嘉實多 EDGE 5W50 2百元以下 好用 熱車快 拉轉順

去材料行或是精品車店買條齒輪油就可以一起自己用工具更換了

Iron_oxide wrote:
什麼汽車衝程有到10...(恕刪)


感謝大大的知識提供

但也因此疑問出來了

假設有比10w40更好品質的5w50
而使用5w50

但二者數值差別越大添加的機油
添加黏度指數提昇劑的聚合物也就越多

好品質但黏度指數提昇劑也多
這樣多級機油黏度指數差別越大的機油真的好嗎@@?

更極端的比較:0w-50.15w-40
power802762 wrote:
感謝大大的知識提供

但也因此疑問出來了

假設有比10w40更好品質的5w50
而使用5w50

但二者數值差別越大添加的機油
添加黏度指數提昇劑的聚合物也就越多

好品質但黏度指數提昇劑也多
這樣多級機油黏度指數差別越大的機油真的好嗎@@?

更極端的比較:0w-50.15w-40.(恕刪)

酷唷!!
這問題問的妙!!
數字差別越大~~添加黏度指數提昇劑的聚合物越多越容易這樣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mXN5Fa93O-M
連COCO~50嵐都有在賣~青蘋果耶果QQ茶!!
果然是高級貨!!!好到讓人想喝兩口!!

(這就是為什麼我打死也不想用0W50~5W60的機油~~我連5W50都不想碰~但臺灣都把5W50當寶在看~真的唷~~別懷疑~全地球就只有臺灣普遍在用5W50~國外只剩下少數車主在用)

toyulong wrote:
酷唷!!這問題問的妙...(恕刪)


大大我是真心想知道此解答@@

也想問大大的論點
假設在耐力賽.拼速度拉的賽前排位賽
這種都會極度使用引擎高溫情況

"照理說"在此種情況黏度越高的數值較能"保護引擎"吧
耐力賽也要求速度,但依然耐力為主應該會選黏度過50.60更高的
排位賽也要求保護,但依然速度為主,所以會選擇低黏度的5~20

以上都是照論點走不知是否正確

那在臺灣我們一般騎乘.駕駛原廠引擎時
是否就選折衷的黏度30-40即可呢?

而真正改缸裝渦輪也應當合理用了40以上黏度呢?
Iron_oxide wrote:
什麼汽車衝程有到100mm而紅線還能到六千多轉?...(恕刪)

我的車Mazda3 2.5就是100mm衝程, 紅線6200轉啊
此外像Civic9 2.0衝程96.9mm, 紅線6700轉, 活塞秒速度更可達到21.6m
Toyota 86 衝程86mm, 紅線7400轉, 活塞秒速度21.2m
Benz C63 AMG 衝程94.6mm 紅線7200轉, 活塞秒速度22.7m
Honda K20A系列衝程86mm, 紅線8400轉, 活塞秒速度24m
Ferrari 458 衝程81mm, 紅線9000轉, 活塞秒速度24.3m
F1 衝程40mm, 紅線19000轉, 活塞秒速度25.3m
別說我小看重車還什麼的, 其實材料科技的物理極限就在25m/s左右
F1用上最高科技材料去做也只能到27m/s

你可以算算那些16000-20000轉的仿賽的活塞速度是不是也在25m/s以內?

當然下場比賽而不計較耐用度的車就不在此限
像Mazda3 2.5 tri-point改裝版就可以把最大馬力轉速拉到7800rpm
但這樣活塞速度都有26m/s了, 耐用度急遽下降

Iron_oxide wrote:
很多國產速可達手冊都是寫10W40
加5W50與10W50
就是要更好的油質阿

不然10W40有什麼好油不如分享分享.......

市場產品導向罷了
絕大部份10W50油質會比同牌的10W40好
誰不想好油質
高溫高速用不到的粘誰在乎又何需在乎...(恕刪)

10W40多半是礦物油, 沒有10W40可以選5W40
因為這兩者高溫黏度差不多, 低溫黏度因為台灣不夠冷, 兩者差異不大
如果因為10W40油不夠好而去選5W50或10W50, 那只是證明對油的了解不夠而以
power802762 wrote:
大大我是真心想知道此...(恕刪)

機油黏等於阻力大
阻力大等於壓迫性能
比賽(床上)當然是希望能發揮性能(力)(保險套好的也是輕薄的啦)
我上面幾篇有講到katanalover大~你可以在這篇搜尋他的文章
他是超跑大使~也就是賣保時捷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906813
看他寫比看我寫好的多了~~我~你看..K大在跟誰合照....


啥??你不知道K大跟誰合照..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F%88%E5%85%8B%E5%B0%94%C2%B7%E8%88%92%E9%A9%AC%E8%B5%AB


XW30~XW40及可~~但主要還是看手冊規範~~但要用好一點的就看有無MB~BMW~VW認證~~
大改車最好是看高等認證~不要亂用高黏的~
如果有加裝降溫設備最好!!!溫度!!是機油殺手!!!

最好引擎溫度最高都不會超過120度..如果有裝良好降溫設備還是溫度異常高..
最好用黏的機油..但..可以的話就去修理愛車吧..不然只是治標不治本~在苦撐而已

至於沒裝油溫表的...就不要那邊憑感覺亂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