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奇普兩 wrote:
爆料公社的文章看到這...(恕刪)
小孩都不會想的情況是因為父母也不會想。
父母私下就買了,而沒有達成共識,那小孩當然會生氣。
或許你會覺得父母賺錢很辛苦,小孩本來就該聽父母的,
那這就犯了沒有站在小孩立場思考的同理心,
無論對方是幾歲或是什麼身份,都要用平等的立場去溝通,
而不是用輩份強壓,或是先斬後奏的決定,這就是尊重彼此。
在小孩堅持想買他喜歡款式的車,是因為他不了解父母賺錢的辛苦。
讓小孩去感同身受才會懂得同理心。
家裡真的沒這麼多錢,那減少零用錢或是需要小孩去打工幫忙分攤,
讓小孩也成為家裡能付出的一份子,他自然就會去思考盤算,
五萬的變成八萬等級的車,是必要還是想要這之間的差異。
如果換個角度問,
答案就水落石出了
迪爵五萬都是要花的
如果再加三萬可以買到母子和樂融融
那這多的三萬是不是價值連城?
然後順便機會教育一下:
媽媽一個人賺錢真的很辛苦,
但是媽媽更疼你,
媽媽為了你多花三萬,讓你在同學間跟的上,
寶貝你願意也多照顧好自己,
多愛惜這台你愛的車,跟你自己的身體。
以後要多節省一點,幫媽媽把這三萬省回來,好不好?
你把孩子當壞蛋,他當然就變壞蛋了
你把孩子當成年人懂事的人來溝通
他當然就會變成成年人而且可以溝通。
一切都在一念之間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