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剛剛看見的網路新聞, 新機車將大漲五千至一萬元?! 請大家發表一下看法.

基本上很多開車的人都很虛偽,明明台灣的環保議題應該是『汽機車減量』,可是開車族確怕他的使用權受損,就把全部矛頭指向機車,而五期法規對於cc小的機車是非常不利!倒置cc小的車成本上升動力表現不好沒人要買,最後小cc的車成本與大cc車的成本越來越近,意思就是說!將來的機車是以150cc為分界點,將來150cc的機車就會變多,如此一來會比較環保嗎?政策上是有問題的。

而開車的人為了保障自已,抓住機車的把抦,規避『汽機車減量』問題,猛打機車污染議題,這就是假猩猩及虛偽的問題所在,業者批評,四期環保標準已是全球最嚴苛,所以台灣最主要的問題是『汽機車減量』,而不是『汽車不減量』而『機車有污染』該消滅,但他們的嘴上的議題確不是『大眾運輸統』、『自行車專用道』、『汽機車都該減量』,因為他們深怕有了『自行車專用道』後會排擠到『汽車專用道』…所有的問題就在虛偽的面具上。

本來『汽機車減量』才是最主要的目標,台北市的捷運趨近建全,『汽機車不減量』那蓋捷運是蓋心酸的嗎?那台北市『汽機車減量』不是目標,幹嘛花錢蓋在台北市?為什不蓋在花蓮、台東、台南,花錢的目標不達成?確整天在想『因為自行車道,汽車專用道縮減了怎麼辨?』所以大打機車好污染,真的是矛盾到了極點的社會教育。

既然錢花下去了,就要規畫出像樣的自行車道,且要全面性,拿個河邊自行車道來說環保,很扯不上邊也很虛偽,看完了虛偽面,請問『蓋捷運是為了什麼?』,答:『汽機車減量』

社會教育面走到如此偏怎麼教下一代?這是給國小、國中生的選擇題,很簡單,確被開車族給誤導機車該死!~自行車道沒地方建。



-----------------------------------------------------------------------------------------------
業者舉例,民國93年三期環保邁入四期,迫使二行程引擎機車面退出市場,排氣量小的50cc機車,由於改為四行程後不但輸出馬力大減,且價格大增,導致銷售大幅衰退。

五期環保上路,機車業者除採用噴射引擎技術對應,還得調降引擎輸出馬力以符合五期環保規定。未來民眾騎車得更加重油門,導致汽油消耗增加,對能源仰賴進口的台灣,是一大諷刺。

事實上,國外噴射技術只用大排氣量的重型機車產品上,台灣卻用在150cc以下的輕型機車。

業者批評,四期環保標準已是全球最嚴苛,政府急著推行五期環保意義不大。台灣標準與其他先進國家脫軌,也不利於國內機車業者產品外銷競爭力的提升。
-----------------------------------------------------------------------------------------------

chiayingcool wrote:
台南規劃機車優先道的...(恕刪)
foreluban wrote:
至於這位大大的觀感,我不是想戰,
但您真的有住過台南市嗎?
第一次聽到有人覺得台南擁擠、空氣污濁,
而且居然比還比台北更慘....


我不住台南市

但我在台南生活了4年

去市區的次數也算頻繁

(火車站、北門路、成功路、新天地、赤崁樓、國賓影城等等地區都是小弟經常會去的地區)

或許是每個人觀感、標準不同

也可能是時段、區域不同所造成的感受不同

我個人覺得台南市交通不算好...

駕駛人的行為、習慣加上路面狀況等等因素

就算不擁擠

路況一樣好不到哪裡去...

重點是我沒有說比台北還糟糕阿

我最後一句是"但相形之下可能還是比台北好吧"

可能是版大誤會意思了
orzmaster wrote:
怪誰?怪政腐啊,學美式交通架構,核心沒學到只學到推廣私人汽車
(人家是平等路權,開車是因為地大不方便)...(恕刪)


整篇文章推這一句就夠了!
我自己也不是買不起汽車,
但除非長途返鄉或到郊外旅遊,
否則平時「真的非開車不可」的時機根本少之又少,
最看不慣那些西裝筆挺的商務人士,
大概是怕頭髮被吹亂或被安全帽壓壞,每每一輛轎車裡面就只坐自己一個人,
試想一輛轎車在馬路上佔用的空間,可塞下多少機車或單車?

或許機車排放的廢氣真的比較不環保,
但若是真心關照環保,為何又從來不見任何保障單車路權的實質作為?
我只看見許多先進國家城市在大力推廣單車通勤的同時,
台灣道路空氣品質最不環保的台北市,卻反其道而行咄咄逼人,
接連出招想盡辦法對單車族開罰,
另一方面卻非常貼心幫開車族規劃更多停車格?!

機車廢氣不環保,
但人人開車造成塞車狀況更嚴重、導致車輛滯留道路時間延長,
這樣就會比較環保?

我常講一句話,有本事買得起車,就請有本事買得起私人停車空間,
在國外,私人四輪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沒錯,但人家可都有私人車庫!
哪個國家像台灣一樣,走到哪裡路邊都是停滿車輛,
儼然馬路就是一個大型停車場!
台北市是還比較嚴格執法,
越過一道橋到台北縣看看,到處都是違規停車,
紅黃線都是參考用,還有很多商家根本把騎樓當自家車庫,
直接大剌剌把車尾倒入騎樓下,截斷整個人行通道,
如果是在地廣人稀的鄉下地方,隨便你怎麼停都不礙事,
偏偏台北已經擠得要命還一堆人佔用公共空間亂停車,
每次看到這種自私開車族就不爽到極點!

回到本文標題,
與其以價制量的方法,倒不如像我所說,
規定以後凡購買私人汽車者,一定要有私人停車空間證明,
保證三年之內道路的車輛密度就有非常顯著改善!
亂世用重典嘛!可是台灣官員有LP這麼做嗎?



建議台北市交通局可以去看看台南市的東豐路自行車道是怎麼規劃的
東豐路是把自行車道設置在分隔島中央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避免自行車和機車或汽車爭道的情況
也可以增加自行車騎士在市區騎自行車的通勤意願
而不是每次都只會把自行車設置在河濱公園
如此一來只會讓民眾認為自行車是休閒工具而不是通勤工具

我認為台北市的仁愛路很有發展自行車道的潛力!
xlkoala wrote:
其實Yamaha有台...(恕刪)


今天剛從朋友開滴車行那得知...
vino50 Fi (噴射引擎版)...訂價53800...
價格還不是普通滴貴喔......
跟朋友都很好奇...
賣價破五萬滴50cc能賣幾台....
小弟2年前就響應環保政策,
把騎了10年的一代老迅光換成噴射車--PGO二代噴射王。
(其實是貪圖可以折15000,冷門車失竊率低,有浮動前碟,
引擎系和變速是GY6的系統好維修,close loop有+含氧感知器)

噴射系統本身沒有出過問題,(好像是日本京濱的系統,不是德國西門子)
倒是接頭鬆過,導致供油變得不穩定,不過回保養廠接好就沒事了。
油耗相當不錯,剛買來約35,5000公里左右到38,
目前約10000公里,很穩定的在40-42間遊走,(看是雙載/是否上下班塞車而定)
配上近7公升的油箱,我都每200公里才加一次油。
所以油耗上真的是很猛的啦!!

是不是加速快,尾速高我不知道,不過起步比較有力,
加速的順暢性不若迅光,引擎聲音沒有迅光好聽,
基本上就是非常兩陽類型的感覺。
這新聞....
看起來就是廣告....一副就是跟大家講.以後買新車要買噴射的喔
化油版本會怎樣怎樣...買新噴射的可以怎樣怎樣..為環保怎樣怎樣
感覺就是廣告.............
又是這種文章,前面說噴射系統不好的,絕大部分真的有在日常生活中騎噴射機車的嗎?
個人的噴射G4騎了三年半,只有因為電瓶沒電掛過一次燃油pump,其餘沒啥小問題。
現在記者報導根本就是斷章取義,漲價又不是全部跟噴射化有關,原物料難道都沒有漲價?
反正個人認為目前兩陽+PGO都有市售版完整噴射系統,就可以買下去了(夠成熟了,又不是之前兩陽1/2套系統)
請不要用鍵盤開車/騎車。用台灣輪走台灣路
我個人機車目前油錢一個月省下約2桶油錢 約280圓 (98無鉛)做法很簡單
人人都可以是省錢達人.騎到路口等紅燈一等有的大約要60秒
我就給他熄火 等綠燈前5秒再發動 如此一天騎車跑業務上班
約會碰到30個紅綠燈*55秒=1650秒/60分=27.5分鐘
加上油門起步不用力 這就是我省油之道 分享給各位
foreluban wrote:
那位「冷眼看地球」的...(恕刪)


你要拿台南來比喔?

等人口 車輛 數量加起來後

看你的台南還能不能拿到 who認證健康



在台北市阿 生活壓力大

工作時間又長

很多人根本沒有時間運動 ( 有什麼時間可以讓他用來當通勤? 有的人家裡離公司 超過30公里 大有人在 )

就只有在那邊 努力的工作養小孩


到了假日 到處都塞車

在台北市 找得到地方可以騎單車休閒就該偷笑囉





不爽可以不要回我文。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